患者男,50岁。咳嗽,咳白色泡沫痰5个月,胸痛半个月。X线胸片检查提示右下肺肺叶内带近肺门处有一直径3cm分叶状阴影。CT检查提示不规则高密度肿块阴影,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直径约1.1cm,支气管纤维镜检查确诊为鳞癌,行全肺切除术。术后第一天,BP120/75mmHg,P86次/分,R20次/分,T37.5℃,尿量正常。以下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
A项,一侧全肺切除术后的病人,由于两侧胸膜腔内压力不平衡,纵隔易向手术侧移位。因此,全肺切除术后病人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以保证术后患侧胸壁有一定的渗液,减轻或纠正纵隔移位。B项,全肺切除术者,避免过度侧卧,可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D项,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目的是预防肺不张,改善呼吸循环功能,增进食欲,振奋精神。E项,应指导病人出院回家后数周内,坚持进行腹式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以促进肺膨胀,出院后半年不得从事重体力活动。
(共用题干)患者,男,25岁。胸部受伤住院5天后突发寒战、高热,胸痛,呼吸急促,体检:体温39.2℃,呼吸26次/分,脉搏100次/分,血压130/85mmHg,右胸部饱满,呼吸音消失,叩诊呈浊音,X线检查示右胸腔积液。
目前对该患者主要的处理措施是( )。
(共用题干)患者,男,25岁。胸部受伤住院5天后突发寒战、高热,胸痛,呼吸急促,体检:体温39.2℃,呼吸26次/分,脉搏100次/分,血压130/85mmHg,右胸部饱满,呼吸音消失,叩诊呈浊音,X线检查示右胸腔积液。
为明确诊断,简单而可靠的方法是( )。
(共用题干)患者,男,35岁。心脏骤停初期复苏成功。但患者意识不清,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继续行二期复苏和后期复苏。
患者后期复苏采用了低温治疗,需持续时间至( )。
(共用题干)患者,男,35岁。心脏骤停初期复苏成功。但患者意识不清,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继续行二期复苏和后期复苏。
复苏过程中心电图示心室纤颤,此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
(共用题干)患者,男,35岁。心脏骤停初期复苏成功。但患者意识不清,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继续行二期复苏和后期复苏。
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是( )。
(共用题干)患者,男,35岁。心脏骤停初期复苏成功。但患者意识不清,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继续行二期复苏和后期复苏。
该患者首选的给药途径是( )。
(共用题干)患者,女,27岁。心慌气短8年,反复咯血2年。近2日咯血加重而就诊。查体:双颊紫红,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双肺底散在湿啰音较多。脉搏一强一弱,心率126次/分,律齐。心尖区第一心音前有隆隆样杂音。颈静脉无怒张,肝未触及。腹无移动浊音。下肢不肿。
心尖区第一心音前隆隆样杂音提示( )。
(共用题干)患者,女,27岁。心慌气短8年,反复咯血2年。近2日咯血加重而就诊。查体:双颊紫红,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双肺底散在湿啰音较多。脉搏一强一弱,心率126次/分,律齐。心尖区第一心音前有隆隆样杂音。颈静脉无怒张,肝未触及。腹无移动浊音。下肢不肿。
该患者脉搏一强一弱提示( )。
(共用题干)患儿,男,5个月。出生于北方11月份,人工喂养,未添加辅食、汗多、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1周,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该患儿口服维生素D治疗量后一个月,改剂量为每日( )。
(共用题干)患儿,男,5个月。出生于北方11月份,人工喂养,未添加辅食、汗多、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1周,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护士在对家长进行健康指导时,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