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58岁,既往高血压史10年,为某大学教授,最近2个月一直在为学生答辩而忙碌。昨晚伏案工作时,突然晕倒,家人立即将之送至医院。急诊查体发现:患者呈昏迷状态,瞳孔缩小,颈软,左侧肢体偏瘫,并出现大小便失禁。
高血压危象的治疗要点是:(1) 高血压脑病:首选硝普钠。(2) 蛛网膜下隙出血:收缩压超过180 mmHg B寸,首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3) 颅内出血:血压波动于180/105 mmHg者无须降压,如血压在 180 ~ 230/105 ~ 120mmHg范围内,可静脉应用拉贝洛尔。(4) 脑梗死伴高血压:参照颅内出血的降压方案,也可应用尼莫地平。(5) 急性主动脉夹层:应迅速降压,15 ~30分钟内使收缩压降至 100 ~ 120 mmHg,平均动脉压降至<80 mmHg,首选硝普钠静脉滴注,同 时缓慢静脉应用P受体拮抗药如艾司洛尔、美托洛尔或普萘洛尔,使心率降至60次/分左右。(6) 急性左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如收缩压>230mmHg,舒张压 120 ~ 130 mmHg,宜首选硝普钠使血压降至正常。(7)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血压显著高者首选硝酸甘 油静脉滴注,使血压降至舒张压100 mmHg左右或症状改善,血压极高 或硝酸甘油无效,应改用硝普钠,硝酸甘油长期应用有耐药性。(8) 高血压急症:血压严重升高的急进型恶性高血压应在24时内逐渐降至目标水平150 ~ 170/100 ~ 110 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 20% ~25%。故选B答案。
此题可以选用排除法,目前对患者影响最小,不危急患者生命的,故选D答案,以我患者目前的病情来说,语言沟通障碍是对患者影响最小的。
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①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加重,呕吐频繁,躁动不安,提示病情加重;②意识障碍:病人逐渐出现意识障碍,由嗜睡、朦胧到浅昏迷、昏迷,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系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累的结果;③瞳孔变化:最初可有时间短暂的患侧瞳孔缩小,但多不易被发现。以后该侧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发射迟钝、消失,说明动眼神经背侧部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已受损。晚期则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不动;④锥体束征:由于患侧大脑脚受压,出现对侧肢体力弱或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有时由于脑干被推向对侧,使对侧大脑脚与小脑幕游离缘相挤,造成脑疝同侧的锥体束征,需注意分析,以免导致病变定侧的错误;⑤生命体征改变:表现为血压升高,脉缓有力,呼吸深慢,体温上升。到晚期,生命中枢逐渐衰竭,出现潮式或叹息样呼吸,脉频弱,血压和体温下降;最后呼吸停止,继而心跳亦停止。瞳孔不等大为脑疝的重要体征。
(共用题干)患者,男,25岁。胸部受伤住院5天后突发寒战、高热,胸痛,呼吸急促,体检:体温39.2℃,呼吸26次/分,脉搏100次/分,血压130/85mmHg,右胸部饱满,呼吸音消失,叩诊呈浊音,X线检查示右胸腔积液。
目前对该患者主要的处理措施是( )。
(共用题干)患者,男,25岁。胸部受伤住院5天后突发寒战、高热,胸痛,呼吸急促,体检:体温39.2℃,呼吸26次/分,脉搏100次/分,血压130/85mmHg,右胸部饱满,呼吸音消失,叩诊呈浊音,X线检查示右胸腔积液。
为明确诊断,简单而可靠的方法是( )。
(共用题干)患者,男,35岁。心脏骤停初期复苏成功。但患者意识不清,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继续行二期复苏和后期复苏。
患者后期复苏采用了低温治疗,需持续时间至( )。
(共用题干)患者,男,35岁。心脏骤停初期复苏成功。但患者意识不清,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继续行二期复苏和后期复苏。
复苏过程中心电图示心室纤颤,此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
(共用题干)患者,男,35岁。心脏骤停初期复苏成功。但患者意识不清,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继续行二期复苏和后期复苏。
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是( )。
(共用题干)患者,男,35岁。心脏骤停初期复苏成功。但患者意识不清,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继续行二期复苏和后期复苏。
该患者首选的给药途径是( )。
(共用题干)患者,女,27岁。心慌气短8年,反复咯血2年。近2日咯血加重而就诊。查体:双颊紫红,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双肺底散在湿啰音较多。脉搏一强一弱,心率126次/分,律齐。心尖区第一心音前有隆隆样杂音。颈静脉无怒张,肝未触及。腹无移动浊音。下肢不肿。
心尖区第一心音前隆隆样杂音提示( )。
(共用题干)患者,女,27岁。心慌气短8年,反复咯血2年。近2日咯血加重而就诊。查体:双颊紫红,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双肺底散在湿啰音较多。脉搏一强一弱,心率126次/分,律齐。心尖区第一心音前有隆隆样杂音。颈静脉无怒张,肝未触及。腹无移动浊音。下肢不肿。
该患者脉搏一强一弱提示( )。
(共用题干)患儿,男,5个月。出生于北方11月份,人工喂养,未添加辅食、汗多、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1周,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该患儿口服维生素D治疗量后一个月,改剂量为每日( )。
(共用题干)患儿,男,5个月。出生于北方11月份,人工喂养,未添加辅食、汗多、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1周,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护士在对家长进行健康指导时,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