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胸部正位片可见到的结构:
1.肺野:肺野是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通常将一侧肺野纵行分为三等分,称为内、中、外带,又分别在第2、4肋骨前端下缘画一水平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三野。
2.肺门:正常肺门阴影主要由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伴行支气管以及与肺动脉重叠的肺静脉阴影构成。后前位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第2~5前肋间处,左侧比右侧高1~2cm。
3.肺纹理:由肺动脉、肺静脉及支气管形成,其主要成分是肺动脉及其分支。肺纹理自肺门向外围延伸,随着血管的逐级分支而逐渐变细。肺纹理的改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密切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对多种心肺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4.肺叶和肺段:右肺有上、中、下三叶,左肺有上、下两叶。各肺叶由叶间裂分隔,称为水平裂及斜裂。右肺水平裂上方为上叶,下方为中叶,斜裂之后下方为下叶。左肺只有斜裂,其前上方为左上叶,后下方为左下叶。左肺上叶相当于右肺的上、中两叶。肺叶由2~5个肺段组成,肺段之间无胸膜分隔,但各有其单独的支气管和血管供应。
5.气管、支气管:气管起于环状软骨下缘,长11~13cm,宽1.5~2.0cm。在第5~6胸椎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两侧主支气管逐渐分出叶、肺段、小支气管,经多次分支,最后与肺泡相连。终末细支气管以上的支气管仅有空气的传输作用,终末细支气管以下的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囊则兼有气体传输和气体交换两种作用。
熟悉两侧肺叶及肺段支气管的名称及分支形式,有利于判断肺内病变位于哪一肺叶或肺段。
6.肺实质和肺间质:肺实质为肺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肺间质是肺的支架组织,分布于支气管、血管周围、肺泡间隔及脏层胸膜下。
7.纵隔:位于胸骨之后、胸椎之前,介于两肺之间。其中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主支气管、淋巴组织、胸腺、神经及脂肪等。纵隔的分区在判断纵隔病变的来源和性质上有重要意义。纵隔的分区方法有数种,简单的分法是以胸骨柄下缘到第4胸椎下缘的联线为界,将纵隔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纵隔又以气管的后缘为界,分为前、后纵隔。下纵隔以心包为界,划分为前、中、后三区。
8.膈:膈是分隔胸、腹腔的一块扁肌,两侧呈圆顶状,内侧与心脏形成心膈角。右膈顶较左侧高1~2cm,一般位于第9、10后肋水平,呼吸时两膈上、下对称运动,运动范围为1~3cm,深呼吸时可达3~6cm。膈的形态、位置及运动,可因膈的发育及胸腹腔的病变而改变。
狂证痰热瘀结者,日久蓄血内结,为祛瘀生新,攻逐蓄血可加服
狂证后期不饥不食者,为化顽痰,祛恶血应加
治疗肺炎喘嗽风热郁肺证的首选方剂是
治疗咳嗽风热证的首选方剂是
卫气是
宗气是
具有重浊粘滞致病特点的邪气是
具有善行数变致病特点的邪气是
其性粘滞者为
其性凝滞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