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
患者.男36岁。
昨夜因进食不洁酸腐之品,5小时前感觉腹痛.泻下稀便两次,腹部坠胀不安,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此后欲便不能,仅排出少量黏稠如冻腥臭物,遂来就诊。现症见:微发热,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渴不欲饮,无呕吐及异常汗出。
查体:T37.6℃,P82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神志合作,痛苦面容,巩膜及全身皮肤无黄染,心肺查体无异常;腹软,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舌苔黄腻,脉滑数。
辅助检查:WBC12×10/L,N0.82,L0.18;小便常规未见异常;大便常规示外观脓血便,镜检示脓细胞(++++),红细胞(++);肝胆脾胰B超未见异常。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与急性阿米巴痢疾相鉴别。
一、西医诊断依据
(1)有不洁饮食史。
(2)微发热,大便排出黏稠如冻腥臭物,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
(3)查体:T37.6℃,下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
(4)血常规:WBC12×10/L,N0.82。大便常规:外观脓血便。镜检:脓细胞(--++),红细胞(++)。
二、西医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急性阿米巴痢疾相鉴别。后者病原为阿米巴原虫,发病呈间歇性;全身症状轻,不发热,少有毒血症状;腹痛轻,无里急后重,多为右下腹压痛;粪便量多,暗红色果酱样血便,腥臭,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而本病病原体为痢疾杆菌,发病呈流行性;全身症状重,多发热及毒血症状;腹痛重,有里急后重,多为左下腹压痛;粪便量少,黏液脓血便,镜检有脓细胞、细胞多,培养可有痢疾杆菌。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 微发热,腹痛,里急后重,仅排出少量黏稠如冻腥臭物,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四诊合参,可诊断为痢疾湿热痢。
2.病因病机分析 进食不洁酸腐之品,酿生湿热,湿热熏灼肠道,肠络受损,气血瘀滞化腐酿脓,故大便排出少量黏稠如冻腥臭物;湿热阻遏肠道气机,气机不畅,传到失常,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下注,则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 急性细菌性痢疾。
2.中医疾病诊断 痢疾。
3.中医辨证诊断 湿热痢。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 清热化湿,调气和血。
2.所选方剂名称 芍药汤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黄芩9g、黄连6g、白芍18g、当归12g、甘草6g、木香10g、槟榔5g、大黄5g、金银花15g、肉桂3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隔离,饮食以少渣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为宜,保证给予足够的水分。
2.抗菌治疗 可选用喹诺酮类、磺胺类、庆大霉素、氨苄西林或头孢三代等。
3.对症治疗 可物理降温或用少量退热剂。
患者,男,40岁,多年来全口牙龈反复肿胀,曾做过多次治疗,近5~6天再次加重。检查全口牙龈肿、充血,触之出血,肿胀明显,牙周袋超过5mm,压溢脓,x线检查示,全口多数牙槽骨有不同程度吸收,无龋。全身乏力,饮食量比一般人大,尿量也多。
某女性患者,22岁。右上前牙长期咀嚼不适,近半年牙体变色。两年前曾做过正畸治疗。口腔检查可见牙体变色,无明显龋损及其他牙体硬组织病变。叩诊(+),松动I度,牙髓活力电测验(一),牙周检查(一)。X线片显示根尖有圆形透影区,边界清楚,有一圈由致密骨组成的放射白线围绕。
患者,男,46岁,远中腭侧大面积龋坏缺损,已完善根管治疗,原充填物脱落,要求冠修复,检查:无叩痛,无松动,咬合正常,临床牙冠较高,全冠修复,除了
患者女性,68岁,患慢性支气管炎15年,近日呼吸困难加重,请给患者做鼻导管给氧术。
某女性患者,29岁,因意外事故造成颌面外伤,入院检查后发现外耳道流血性液体,渐转清亮液体。
【病例摘要】
患儿男性,8个月。
主诉:发热4天,全身皮疹1天。
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牛磺酸颗粒",体温不退,呈稽留热,1天前体温降至正常,且见自颈部渐至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查体:体温36.5℃,脉搏102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8kg。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可,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腰、臀部为著,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枕部及颈部可触及2~3个肿大淋巴结。前囟平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02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疠气致病多为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
眩晕痰湿中阻证的代表方宜首选
男性,30岁,间歇出现颜面及下肢水肿已5年,伴乏力、头痛。查体:BP 180/110 mmHg,Hb 80g/L,尿蛋白(++),尿红细胞6~8个/HP,为明确诊断,对病人应首选的检查项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