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
抽搐是指四肢不随意的肌肉抽搐,或兼有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口噤不开等。引起抽搐的原因很多,临床根据有无发热分为发热性抽搐和无发热性抽搐两类。
西医学的小儿惊厥、破伤风、癫痫、颅脑外伤和癔病等病可出现抽搐。
(一)辨证
主症:以四肢抽搐为特征,或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两目上翻或斜视,牙关紧闭,或口吐白沫,二便失禁,严重者伴有昏迷。
兼见表证,起病急骤,有汗或无汗,头痛神昏,为热极生风;壮热烦躁,昏迷痉厥,喉间痰鸣,牙关紧闭,为痰热化风;无发热,伴有手足抽搐,露睛,纳呆,脉细无力,为血虚生风。
(二)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醒脑开窍,熄风止痉。以督脉及手足厥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水沟、内关、合谷、太冲。
配穴:发热加大椎、曲池;神昏加十宣、涌泉;痰盛加阴陵泉、丰隆;血虚加血海、足三里。
操作:毫针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督脉入络脑,水沟为督脉要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心主血脉,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可调理心气,活血通络,助水沟醒脑开窍。合谷、太冲相配,称为开四关,为熄风止痉之首选穴。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先宜熄风止痉,然后对因治疗。
2.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皮质下、肝、脾、缘中、耳中、心。每次选3~4穴,毫针刺,强刺激。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
转氨酶的辅酶是
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引起
参与氧化脱氨的维生素是
参与转氨基的维生素是
下列关于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男性,发现乙肝2年,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病情不稳定,查体:慢性肝病容,肝肋下触及1.0cm,质中等,脾界扩大,血清ALT200U/L,白蛋白35g/L,球蛋白36g/L,应诊为
男性,20岁,发热起病3天后,自行缓解,高度乏力,腹胀,黄疸进行加深,病程第9天出现躁动,神志不清,重度黄疸,肝界缩小,应诊断为
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
煮沸消毒法的应用,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