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使用和运输等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最常见的化学物种类约40余种,如苯、硫化氢、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一)现场应急处理内容
1.急救措施尽快使患者脱离现场,群体发病时迅速分检轻、重症患者,以便医疗急救或转往医院救治。
2.负责中毒事故的接报根据情况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3.现场保护和应急监测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设备、工具、材料,并及时采集污染区的毒物样品。
4.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可能涉及人数;查清毒物来源,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5.分析事故性质和发生的原因
6.对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初步评估后,可对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切断危害源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问题提出建议。
7.提出预防改进措施和开展职业卫生教育。
8.提交调查处理报告。
(二)中毒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理步骤
1.接报记录好报告人姓名、单位,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泄露的主要化学毒剂的种类和剂量、有无伴随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现场伤亡情况、周边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状况、可能波及范围和程度等;
2.派出救援队伍并携带必要仪器设备,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3.现场危害源控制和识别;
4.设点开展现场急救并注意自身防护;
5.现场检伤和病员分类在发生群体急性中毒时,应当对中毒患者进行病情初步评估,优先抢救病情危重患者。对重度中毒患者,中度中毒患者,轻度中毒患者,死亡患者分别在躯体明显部位固定红色黄色、绿色、黑色标记,以显示需要处理的级别和方式。
6.转运。
7.分析原因、撰写调查报告。
(三)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措施
1.将病员移至空气新鲜场所,保持病员呼吸道通畅;
2.减少耗氧、合理氧疗;
3.污染的皮肤、毛发、衣服应及时、彻底冲洗;
4.重症昏迷患者在劳动现场或转运途中出现呼吸骤停、心脏骤停者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救护者应避免吸入患者呼出的毒气)、胸外心脏按压术。
5.注意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压、)的医学监护。
6.对有特效解毒剂的中毒患者尽早给特效解毒剂。如亚硝酸盐中毒、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应采用高铁血红蛋白解毒剂--小剂量亚甲蓝,又称美蓝;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毒剂用胆碱酯酶复能剂(以氯磷定为首选),和抗胆碱能药(最常用的是阿托品);氰化物解毒剂用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亚硝酸盐一硫代硫酸钠疗法等。
7.对无特效解毒剂的中毒患者,如急性苯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应保护心、肺、脑功能,防治缺氧性损伤,及时采取恢复或维持生命功能的综合应急措施,如病员烦躁、抽搐,可给镇静、脱水、防治脑水肿。
(四)急性有机磷(农药及神经毒剂)中毒事故的现场处理要点
1.接报掌握事故信息,携带洗消剂(器材、地面)、救护车辆配备供O设施、人工呼吸机、心脏除颤器、各类特殊中毒急救药品和常规急救药品及器材(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止血、包扎、固定器材及担架及时到现场。
2.建立隔离区为确保事发现场的安全,需要参考化学品泄露剂量、品种、风向、地理特点、社区环境等因素设定隔离区,保证足够的场地空间用于物资调动和人员救治。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在接近事发地点时应当确认隔离区范围,按照防护情况和约定职责在不同区域内开展工作。
3.经初步确定为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事件后,立即封锁现场、采集工作场所空气样品或泄漏物、收集并封存所有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和其他物品,以及患者呕吐物、血液、尿液;所有直接接触者(包括没有个体防护的调查处理人员)都应被列为观察对象,进行至少24小时医学监护。
4.现场调查人员和现场采样人员进入有机磷杀虫剂生产、储存泄漏现场调查和采样时,必须穿戴A级防护服,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手套(一次性橡胶手套)、眼罩、鞋靴。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救护和转运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时,可穿C级或D级防护服、戴医用口罩、防护手套(一次性橡胶手套)。在救治已彻底清洗后的中毒患者时,不必穿戴针对有机磷毒物的防护装备。
5.现场检伤分类
(1)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为危重症患者--红标
昏迷;肺水肿;呼吸麻痹;脑水肿。
(2)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为重症患者--黄标
轻度呼吸困难;意识模糊;肌束震颤。
(3)具有下列指标者为轻症患者--绿标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等症状,瞳孔可能缩小。
(4)同时具备下列指标者为濒死或死亡患者--黑标
瞳孔散大;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
6.现场医疗救援
(1)清洗:立即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物,用肥皂和温清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包括皱褶部位)、毛发、指(趾)甲;眼部受污染时,应迅速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0分钟以上。
(2)催吐:口服患者,如果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能配合治疗者,可以用催吐法使患者呕吐,将胃内农药排出。
(3)给予解毒剂:按病情轻重,给予不同剂量的阿托品和氯解磷定等。
(4)分类转运。
(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现场处理要点
1.确认建立隔离区状况在发生群体窒息性气体急性中毒时,需要参考窒息性气体泄漏剂量、品种、风向、地理特点、在全面展开救治工作之前,需要尽可能多地掌握事故信息,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在接近事发地点时应当确认隔离区范围,按照防护情况和约定职责在不同区域
内开展工作。
2.协助群众避险应注意在事故发生地下风向区域有可能发生进一步的伤害,协助群众正确撤离、避险。
3.进入事故现场救治中毒患者配备合格防护装备的医护人员和其他参与抢救的人员,从上风向小心进入事发现场救治中毒患者。在设备条件和患者条件(意识清楚、具备充分的自主呼吸能力)许可时,给患者佩戴防毒面具。
重点观察患者意识和呼吸道通畅状况。应当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自主呼吸停止者应当予以气管插管,施行辅助呼吸。
4.减少毒物吸收剂量使被救助者尽快从上风向离开事发现场,停留于空气流通处,脱去被污染的衣物、鞋袜。
5.现场检伤对中毒患者进行病情初步评估,优先抢救病情危重患者。
重度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深昏迷、呼吸衰竭、肺泡性肺水肿、严重发绀等体征,在躯体明显部位固定红色标记,表示需要立即处理。
中度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浅昏迷、躁动不安、呼吸困难、明显发绀,在躯体明显部位固定黄色标记,表示需要及时处理。
轻度中毒患者,主要表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发绀、咳嗽、头痛、头晕、气短等症状,在躯体明显部位固定绿色标记,表示患者目前受到一定程度伤害,有待于接受医疗处理。
死亡患者,躯体明显部位固定黑色标记。
6.现场救治措施
(1)使患者尽快脱离中毒现场,停留于空气流通处;清除皮肤污染,终止毒物继续吸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应当予以辅助呼吸,病情严重者应安排到医院诊治。
(2)吸氧治疗:有效的吸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血液氧分压,改善全身组织器官,尤其是脑组织的缺氧状态,阻断脑水肿发生发展的恶性循环。同时吸氧治疗可以加速一氧化碳等窒息性气体自患者体内的排除。通常采用鼻导管吸氧,其次为面罩吸氧;对于合并有肺水肿、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当及早予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辅助通气。早期应给予较高浓度(40%~60%)的氧气吸入。中度以上的中毒患者应当及早考虑进行高压氧治疗。
(3)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机械辅助通气治疗。
(4)其他对症治疗:针对出现的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多脏器损害、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溶血等合并症进行针对性治疗。
低温可降低脑代谢,减少脑耗氧量,减慢中毒缺氧时ATP的消耗率和乳酸血症的发展,采用选择性头部低温。减轻中毒缺氧所致的脑损害。
(六)苯泄漏现场应急处理要点
(1)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2)确认隔离区。
(3)现场检伤(参见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处理)。
(4)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切断火源:用水灭火无效,灭火剂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并加用雾状水。
(5)现场急救:使患者尽快脱离中毒现场,到空气流通处;清除皮肤污染,终止毒物继续吸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应当予以辅助呼吸,病情严重者应转运到医院诊治。
(6)洗消: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当苯泄漏进水体应立即构筑堤坝,切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或使用围栏将苯液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然后再作必要处理。
(七)急性化学物中毒事故的预防
职业安全事故与自然灾害不同,原则上是可以预防的,而且重点在于预防。在处理中毒事故时应总结吸取教训,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1.苯中毒事故预防措施
(1)改进流程工艺,寻找微毒或无毒原料代替苯。
(2)加强通风和密闭化。盛苯的容器必须完全密闭,操作环境一定要有良好的通风,降低有毒物质浓度,减少人体接触水平。
(3)个人防护。应戴隔离式供氧或新鲜的压缩空气防毒面罩,短暂的接触可用活性炭面罩。禁止用苯洗手。
(4)企业应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对接触苯的人群需要定期健康体检。特别注意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的改变。孕妇及哺乳期的女性工作人员应避免与苯接触。
2.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措施
(1)防止管道漏气,防止运输中出现泄漏。
(2)在一氧化碳作业地点应有醒目的警示标志。定期检查可能接触一氧化碳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必要时安装有效的检测系统。
(3)工人上岗前应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学习基本的救护常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维修各种炉、罐设备时,应先通风。
(4)加强个人防护,进入浓度较高的一氧化碳现场应戴特制的防毒面具等。
(5)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患者,男,40岁,多年来全口牙龈反复肿胀,曾做过多次治疗,近5~6天再次加重。检查全口牙龈肿、充血,触之出血,肿胀明显,牙周袋超过5mm,压溢脓,x线检查示,全口多数牙槽骨有不同程度吸收,无龋。全身乏力,饮食量比一般人大,尿量也多。
某女性患者,22岁。右上前牙长期咀嚼不适,近半年牙体变色。两年前曾做过正畸治疗。口腔检查可见牙体变色,无明显龋损及其他牙体硬组织病变。叩诊(+),松动I度,牙髓活力电测验(一),牙周检查(一)。X线片显示根尖有圆形透影区,边界清楚,有一圈由致密骨组成的放射白线围绕。
患者,男,46岁,远中腭侧大面积龋坏缺损,已完善根管治疗,原充填物脱落,要求冠修复,检查:无叩痛,无松动,咬合正常,临床牙冠较高,全冠修复,除了
患者女性,68岁,患慢性支气管炎15年,近日呼吸困难加重,请给患者做鼻导管给氧术。
某女性患者,29岁,因意外事故造成颌面外伤,入院检查后发现外耳道流血性液体,渐转清亮液体。
【病例摘要】
患儿男性,8个月。
主诉:发热4天,全身皮疹1天。
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牛磺酸颗粒",体温不退,呈稽留热,1天前体温降至正常,且见自颈部渐至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查体:体温36.5℃,脉搏102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8kg。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可,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腰、臀部为著,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枕部及颈部可触及2~3个肿大淋巴结。前囟平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02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疠气致病多为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
眩晕痰湿中阻证的代表方宜首选
男性,30岁,间歇出现颜面及下肢水肿已5年,伴乏力、头痛。查体:BP 180/110 mmHg,Hb 80g/L,尿蛋白(++),尿红细胞6~8个/HP,为明确诊断,对病人应首选的检查项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