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3岁女童,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抽搐、神志不清1小时于7月30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3天突然发热,伴头痛,烦躁不安,无鼻塞,咳嗽。曾呕吐胃内容物2次,一次呈喷射状。当地医院给予肌内注射青霉素及退热药物治疗无效。昨起嗜睡,1小时前全身抽搐1次,持续约1分钟,继之神志不清而转来本院。发病以来拒食,尿便正常。
既往体健。父母均体健。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母乳喂养,未接受任何预防接种。
查体:T 39.2℃,P110次/分,R26次/分,BP 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囟门已闭,神志不清。全身皮肤无发绀、黄染,未见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脸色苍白。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直径约0.2cm,对光反射迟钝。无鼻翼扇动,唇红,咽部稍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右肋缘下1.5cm,质软,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检查:颈项强直,布氏征阳性,克氏征阳性,巴氏征阳性,腹壁反射消失,膝腱反射、二头肌反射、三头肌反射消失。
实验室检查:Hb105g/L,WBC12.2×10/L,N73%,L27%。尿便常规无异常。脑脊液:压力220mmHO,外观清,细胞数0.138×10/L,中性粒细胞65%,淋巴细胞35%,蛋白+++,糖>0.5g/L,氯化物7.0g/L,涂片未查见细菌。
1.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 本例初步印象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2)其诊断依据
1)本病例为3岁女童,发病于夏季,以往未接受任何预防接种。
2)急性发热起病,具有头痛、呕吐、嗜睡、昏迷、抽搐、颈强、克氏征、巴氏征阳性等典型神经系统感染症状和体征。
3)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73%,脑脊液检查符合病毒性脑炎的改变,因此首先疑诊乙脑。
2.鉴别诊断
(1)中毒型菌痢起病较乙脑更急,常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高热、抽搐与昏迷,并有中毒性休克。一般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多正常。作肛拭或生理盐水灌肠镜检粪便,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
(2)结核性脑膜炎 无季节性,常有结核病史。起病较缓,病程长,以脑膜刺激征为主。脑脊液中氯化物与糖均降低,蛋白增高较明显,其薄膜涂片或培养可检出结核杆菌。X线胸片及眼底检查,可能发现结核病灶。
(3)化脓性脑膜炎 脑膜炎球菌所致者,多发生在冬春季,皮肤黏膜常出现淤点,昏迷多在发病1~2天内。其他化脓菌所致者多可找到原发病灶。脑脊液均呈细菌性脑膜炎改变,淤点或脑脊液涂片染色或培养可发现细菌。
(4)其他病毒性脑炎 临床表现相似,确诊有赖于血清免疫学检查和病毒分离。
3.进一步检查 根据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为确诊应作:①脑脊液培养;②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测;③作粪便镜检排除中毒性菌痢。
4.治疗原则 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和护理。重点处理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
下列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检查结果,错误的是( )。
雷尼替丁为( )。
肺弥散功能障碍最常出现( )。
男,6岁。身高80cm,智能落后,仅能数1~20个数。体检:皮肤粗糙,毛发干枯,表情呆板,腹隆,四肢短小,骨龄摄片仅有4枚骨化核。
患儿确诊后治疗应选用( )。
气象因素对毒物的毒性会造成影响。高温对毒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除了
以下不可以抗菌斑吸附的有
尽管母乳从膳食中摄入不足,乳汁中含量较稳定的是
某小学计划对学生开展口腔保健工作,请来了口腔医院的专业人员,与校领导和卫生老师一起研究学校口腔保健计划
男,29岁。牙龈疼痛3天,近一周来经常加班,吸烟史10年,20支/天。检查口腔卫生差,牙面大量牙石和烟斑,上、下前牙区的龈乳头尖端变平,上前牙龈缘虫蚀状,表面有灰白伪膜,可被擦去,露出鲜红出血的创面。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一般而言,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