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期刊编辑者学术不端行为包括()。
期刊编辑者学术不端行为包括( )。
《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界定了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审稿专家、编辑者所可能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以下主要介绍编辑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①违背学术和伦理标准提出编辑意见。期刊编辑不遵循学术和伦理标准、期刊宗旨提出编辑意见。表现形式包括:第一,基于非学术标准、超出期刊范围和宗旨提出编辑意见;第二,无视或有意忽视期刊论文相关伦理要求提出编辑意见。
②违反利益冲突规定。期刊编辑在处理稿件过程中,隐瞒与投稿作者的利益关系,或者故意选择与投稿作者有利益关系的审稿专家。表现形式包括:第一,没有说明可能会将自己排除出特定稿件编辑程序的利益冲突;第二,有意选择存在潜在或实际利益冲突的审稿专家评审稿件。
③违反保密要求。在匿名评审中,期刊编辑故意透露论文作者、审稿专家的相关信息,或者擅自透露、公开、使用所编辑稿件的内容,或者因不遵守相关规定致使稿件信息外泄,应界定为违反保密要求。表现形式包括:第一,在匿名评审中向审稿专家透露论文作者的相关信息;第二,在匿名评审中向论文作者透露审稿专家的相关信息;第三,在编辑程序之外与他人分享所编辑稿件内容;第四,擅自公布未发表稿件内容或研究成果;第五,擅自以与编辑程序无关的目的使用稿件内容;第六,违背有关安全存放或销毁稿件和电子版稿件文档及相关内容的规定,致使信息外泄。
④盗用稿件内容。期刊编辑擅自使用未发表稿件的内容,或者经许可使用未发表稿件内容却不加引注或说明。表现形式包括:第一,未经论文作者许可,使用未发表稿件中的内容;第二,经论文作者许可,却不加引注或说明地使用未发表稿件中的内容。
⑤干扰评审。期刊编辑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影响审稿专家的评审,或者无理由地否定、歪曲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表现形式包括:第一,私下影响审稿专家,左右评审意见;第二,无充分理由地无视或否定审稿专家给出的审稿意见;第三,故意歪曲审稿专家的意见,影响稿件修改和发表决定。
⑥谋取不正当利益。期刊编辑利用期刊版面、编辑程序中的保密信息、编辑权利等谋利。表现形式包括:第一,利用保密信息获得个人或职业利益;第二,利用编辑权利左右发表决定,谋取不当利益;第三,买卖或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买卖期刊版面;第四,以增加刊载论文数量牟利为目的扩大征稿和用稿范围,或压缩篇幅单期刊载大量论文。
⑦其他学术不端行为。除了上述六种学术不端行为,编辑者的学术不端行为还可能表现为:第一,重大选题未按规定申报;第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论文;第三,对需要提供相关伦理审查材料的稿件,无视相关要求,不执行相关程序;第四,刊登虚假或过时的期刊获奖信息、数据库收录信息等;第五,随意添加与发表论文内容无关的期刊自引文献,或者要求、暗示作者非必要地引用特定文献;第六,以提高影响因子为目的协议和实施期刊互引;第七,故意歪曲作者原意修改稿件内容。
下列各组词语所表达的概念,属于交叉关系的是( )。
“开学了,我们购置了笔、墨、纸、书等文具。”这句话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下列句子中,逻辑上正确的是( )。
关于逻辑的基本规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下列各句不是复句的是( )。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是(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有误的(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下列句子中,用词恰当的是( )。
下列句子中,存在名词使动用法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