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商业办公楼项目,建筑面积16500 ㎡,地下两层,地上8 层,采用灌注桩基础,建筑高度32m,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为剪力墙结构,该项目实行施工总承包管理。
土方工程施工前,作业人员将基坑内地下水一次性降至基坑设计标高以下0.5m 后进行土方开挖作业,施工过程由施工挖土机械及人工配合进行,因土质良好,挖出的土方临时堆置在基坑上部边沿0.5m 处,由运输车辆统一装车外运;基坑开挖完成后的第三天,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共同进行验槽。
桩基础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单位为赶工期,桩身采用快硬水泥,拌合水直接利用井点降水设备抽取的地下水,浇筑时,桩顶比设计标高超出0.5m。
基础施工的全过程按照要求进行基坑及支护的变形监测,监测工作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监测单位分别在基坑顶部周围四个阴角处布置位移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为35m,每边设置一组(2 个)。
地基基础完工后,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各施工班组长及技术人员进行质量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和验收相关资料报送至监理单位,监理单位认为质量验收程序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重新组织验收。
问题:
1.土方开挖过程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开挖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哪些内容?
2.指出桩基工程施工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3.基坑边坡位移监测点的布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监理单位要求重新组织验收的做法是否合理?地基基础完工后应如何组织质量验收?
1.(1)不妥之处一:将基坑内地下水一次性降至基坑设计标高以下0.5m 后进行土方开挖作业。
理由:基坑降水要随挖随降,并保持地下水位应降至拟开挖下层土方地面以下不小于0.5m。
不妥之处二:挖出的土方临时堆置在基坑上部边沿0.5m 处。
理由:在坑边堆放弃土、材料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当土质良好时,要距坑边1m 以外,堆放高度不能超过1.5m。
不妥之处三:基坑开挖完成后的第三天,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共同进行验槽。
理由: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槽,减少暴露时间,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地基土的原状结构。
(2)开挖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率、压实度、排水系统等,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2.不妥之处一:桩身采用快硬水泥。
理由:桩基工程严禁使用快硬水泥浇筑水下混凝土。
不妥之处二:拌合水直接利用井点降水设备抽取的地下水。
理由:拌合水宜采用饮用水,采用其他水源时,应进行检测,符合相关质量规定。
不妥之处三:桩顶比设计标高超出0.5m。
理由:灌注桩桩顶标高至少比设计标高高出1.0m。
3.不合理。理由:(1)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邻近被保护对象布置;(2)监测点水平距离不宜大于20m;(3)每边监测点不宜少于3 个。
4.(1)合理。
(2)地基基础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检,确认自检合格后提出工程验收申请,然后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共同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进行验收。
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视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情形有( )。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中,暂列金额主要用于( )。
某建设工程项目中标人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并备案的同时,双方针对结算条款签订了与备案合同完全不同的补充协议。后双方因计价问题发生纠纷,遂诉至法院。法院此时应该( )作为结算工程款的依据。
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发包的工程,其工程总承包管理费应从( )中支出。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 )。
根据现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职工的劳动保险费应计入( )。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文),建筑安装工程生产工人的高温作业临时津贴应计入( )。
某医院病房楼,当设计无要求时,室内疏散楼梯净宽度最小值是()。
根据民用建筑的规模大小分类,下列建筑物中,属于大型性建筑的是()。
建筑物的体系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