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8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
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采取了合理的“四节一环保”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项目部编制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混凝土运输、泵送与布料,混凝土搅拌,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振捣和表面抹压的施工顺序。监理工程师认为该施工顺序存在问题,要求整改。
事件2: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试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
事件3: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进行了结构实体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其中结构实体混凝土检验采用标准养护试件方法。
事件4: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绿色施工的要求,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方面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
【问题】
1.指出事件1 中混凝土工程正确的工艺流程。
2.事件2 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板拆除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3.指出事件3 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4.事件4 中,在施工现场,项目部应该在哪些方面考虑设定用电控制指标?
5.事件4 中,写出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1.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泵送与布料→混凝土浇筑、振捣和表面抹压→混凝土养护2.(1)不正确。
理由: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底模及支架。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当板的跨度为8m 时,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开始拆模。
(2)模板拆除顺序的原则: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顺序,
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3.①不妥之处1: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进行了结构实体检验。
正确做法: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进行结构实体检验。
②不妥之处2:检验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
正确做法:检验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以及合同约定的项目;必要时可检验其他项目。
③不妥之处3:结构实体混凝土检验采用标准养护试件方法。
正确做法:结构实体混凝土检验宜采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方法。
4.在施工现场,项目部应该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1)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2)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3)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的绿色植被。
(4)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5)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
道路占用土地。
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视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情形有( )。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中,暂列金额主要用于( )。
某建设工程项目中标人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并备案的同时,双方针对结算条款签订了与备案合同完全不同的补充协议。后双方因计价问题发生纠纷,遂诉至法院。法院此时应该( )作为结算工程款的依据。
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发包的工程,其工程总承包管理费应从( )中支出。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 )。
根据现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职工的劳动保险费应计入( )。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文),建筑安装工程生产工人的高温作业临时津贴应计入( )。
某医院病房楼,当设计无要求时,室内疏散楼梯净宽度最小值是()。
根据民用建筑的规模大小分类,下列建筑物中,属于大型性建筑的是()。
建筑物的体系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