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生活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父亲是某公司的中层干部,母亲是全职家庭主妇,平时除了料理家务,还爱跟她的朋友一起到外面去逛街游玩,生活很滋润,对儿子小江疏于管教。小江读小学时,父亲对他的管教还是很严厉的,因此他也比较听话,成绩也很好,但到小江读初中时,父亲升职为公司的总经理,平时应酬较多,在家时间相对较少,陪伴小江的机会少之又少,因此对儿子感到抱歉,并逐渐地对他溺爱了起来。这时,家境的富裕和父母宽松的管教方式使得小江对自己放纵了起来,常常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去网吧玩游戏,导致成绩急剧下降。学校在学生升到初三时按成绩把学生分为尖子班和普通班,小江因成绩变差最终被分到了普通班,和班上几个同学继续混迹于校外的网吧和酒吧,慢慢地又认识了一群社会青年,经常一起惹是生非,感觉自己特别威风。中考之前,小江和几个哥们儿在 KTV 玩的时候把 A 青年的腿打骨折了,A 青年的父母一怒之下要将小江告上法庭,但小江的父亲用钱与对方家长私了了。自那以后,小江胆子越发大了起来,又迷上了摩托车飙车,变成公认的“问题青年”,这让小江的父母开始担心起来。
问题:1.请结合案例,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来分析小江变成“问题青年”的原因。
2.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针对小江的状况进行介入
1、小江变成“问题青年”的主要原因:
(1)个人方面,小江因处于青少年期,其生理、心理方面还处于成长中,对自我的探索、认同等也在每天产生新的认识,对新鲜、新奇、刺激的事物会有很强的好奇心,加上这个阶段他的自控能力和自制力都还不强,因此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同时家境的富裕为他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在他闯祸后父母“花钱消灾”的做法让他没有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认知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偏差,故导致越来越放纵自己。
(2)家庭方面,小江进入青春期后,其父因职位升迁带来的忙碌而对小江溺爱起来,其母亲又一贯对儿子较为放纵,再加上小江与父母的沟通太少,这都不利于小江的成长。而在小江把别人打伤后,父亲直接用金钱把小江的问题压了下去,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他不良习气的养成,间接使小江变成了一个“问题青年”。(3)学校方面,学校人为地把班级区分为尖子班和普通班,直接打击了小江对学习的热情,再加上成绩不好,小江给自己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在学校里无法得到认可,只能在校外寻求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
(4)社会方面,原本网吧、酒吧等都属于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但因执法力度不够以及网吧、酒吧的经营者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没有制止小江的进入,造成他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
2、针对小江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是:
(1)与小江建立专业关系,了解他的需求,鼓励他重拾学业;同时,协助小江认识自己行为的错误及其严重后果,和小江共同商讨,寻找其兴趣爱好,让小江有事可做,建立精神上的寄托。
(2)充分与小江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在对小江的管教和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建议他们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孩子的优点及错误,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
(3)协调小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增加他们的沟通,让父母了解小江的想法,也让小江体谅父母的不易。
(4)与社区的相关部门联系,加强社会对网吧、酒吧等场所的管理,禁止小江等未成年人进入。
小江变成”问题青年“的原因- 个人层面:小江缺乏自律能力,在缺乏严格管教的环境下,自我放纵,沉迷游戏、飙车等不良行为,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家庭层面:母亲全职却疏于管教;父亲前期严厉后期因陪伴少转为溺爱,遇到问题用钱私了,未能给予正确引导和约束,家庭监管和教育的缺失促使小江行为失范。- 学校层面:按成绩分班的方式,使小江进入普通班后受不良同伴影响,学校未及时关注其心理和行为变化并进行有效干预。- 社会层面: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对未成年人缺乏有效监管,社会青年不良行为的影响,使小江沾染不良风气。 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方法- 个人辅导:与小江建立信任关系,帮助他认识自身行为的错误和危害,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法律意识。- 家庭治疗:为小江父母提供家庭辅导,改善他们的教育方式,加强亲子沟通,让父母承担起教育责任,给予小江适当的关爱与约束。- 学校协助:与学校沟通,关注小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帮助他提高成绩,融入正常的学习生活,同时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 社区参与:组织小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使其结交积极向上的朋友,减少与不良社会青年的接触,增强社会责任感,促使他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本题围绕小江沦为”问题青年“的案例设置两问。第一问要求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分析原因。个人层面,青少年好奇心强、自控力弱,加上家庭物质保障和错误处理方式致其认知偏差。家庭方面,父母溺爱放纵、沟通不足且处理问题方式不当。学校人为分班打击其学习热情,使其在校外寻求认同。社会上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第二问是关于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要与小江建立关系,助其重拾学业、认识错误、找到兴趣;与父母沟通,让其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协调亲子关系,增强沟通理解;联系社区部门,加强对相关场所管理,为小江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在我国,儿童成长阶段通常包括( )。
国家依据法定的形式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优待、抚恤和安置,以确保其生活不低于所在地的平均生活的一项( )。
社会工作者小王近期将赴××光荣院做志愿者,为此他需要先了解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以下不属于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主要需要的是( )。
服务对象说“我老了,不中用了,被部队当作包袱甩了出来”,社会工作者可以将这种话语重构为“革命和建设时期你们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了减轻部队负担、增强部队战斗力,你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毅然到了地方,你们无愧于革命老兵的称号,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军休社会工作时运用了( )技巧。
岁的退伍军人老李在光荣院,经常开一些抗抑郁类药物、镇静剂、镇痛剂和安眠药这些属于精神调节类的药物,以缓解经常的剧烈性头痛,可是这些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直接的化学作用;但工作人员如果将这些药拿走,老李便会发脾气。这种情况属于( )。
优抚医院社会工作和光荣院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现象中,最常见的是( )。
军转复退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介入重点是()。
孤老退伍红军老战士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是( )。
( )是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会等直接服务方法与社会行政、研究、督导等间接服务方法,去推行与孤老优抚对象生理或心理健康有关的社会政策或措施的一种工作过程。
小刘退伍后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应以()方法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