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初级)->关于初审意见,说法正确的有()。
关于初审意见,说法正确的有( )。
A项,初审意见主要包括稿件的基本情况、作者介绍、内容概述、稿件的优缺点、处理意见等。B项,内容概述是对书稿的内容范围、主题、结构、规模(字、图数)等有一个完整、全面、简要的介绍。文艺作品则应简述其情节。CD项,稿件的价值评估和质量判断是审稿意见的核心内容。价值评估的重点是本书稿内容的创新性和特点,即与同类书稿不同的方面。E项,稿件处理意见是在进行价值评估和质量判断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具体包括:①总体性的建议,分为建议接受出版、建议退修或建议退稿三种;②局部性的建议,如某章节、某段落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③特别需要提出的问题,包括有待处理的难点,如涉及政治、民族、宗教的问题。
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说法正确的有( )。
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自登记之日起满( )未从事出版活动的,由原登记的省级出版主管部门注销登记(注销互联网出版单位登记的还要向省级电信管理机构通报),并报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备案。
在我国,出版单位不包括( )。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并予以改正或弥补。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基本阶段组成。其中,精神产品生产阶段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整理、审定发稿、制作样本和批量生产复本等内容。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出版工作由编辑、印刷、发行三大环节组成,其中编辑工作是中心环节。编辑工作具有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普及性等专业特点。一个合格的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文化和职业素质,必须认真处理好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一般来说,编辑离不开作者,作者离不开编辑,编辑可以随意修改作者的稿件。
作为出版工作成果的出版物,大体可以分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六大类。这六大类出版物应该说是同时产生的。其中,期刊和报纸都是非连续性出版物。它们与图书相比,有很多相区别的特点,如期刊和报纸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内容上讲究系统性和稳定性、一般可再版或修订等。
关于出版活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关于出版物消费过程的文化性,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关于出版物属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情形有( )。
下列句子中,不存在逻辑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