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初级)->选题报告的必备项目不包括()。
选题报告的必备项目不包括( )。
选题报告的内容(1)选题名称(2)选题的价值[选题的文化价值(包含学术价值或艺术价值)和出版价值是提出选题的原因、依据和目的。](3)选题酝酿、形成的过程(交代选题的来龙去脉,是选题审批者决策时的重要依据之一)。(4)对未来出版物内容和形式的设想(要写明体裁、篇幅和主要章节,最好附有选题的目录大纲和样章。要提出成书后的物质形态(如材料选用)的设想,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选题,是学术的,还是普及知识的;是严肃读物,还是娱乐性的。也可以建议用哪种开本、纸张、印装方式,以及定价多少等)。(5)读者对象(6)作者情况介绍(根据选题的要求提出拟请哪位(或哪些)作者(著者或译者、编纂者等,下同)写作(或翻译、编纂等,下同)的设想,并简要介绍作者的情况,如生平简历、学术水平、写作能力和已出版的著作等,尤其是作者与该选题有关的经历或学术背景)。(7)时间安排(8)经济效益预测[经济效益预测的主要内容是定价、印数(尤其是销售数)和毛利润]。(9)市场营销建议(提出每一种选题,都应对其形成出版物后的市场前景、营销方式有所考虑,并且应包括不同阶段的出版物宣传要求和方式与营销的策略等,同时要考虑推广成本。)(10)其他方面情况对从境外引进的选题,在选题报告中还要写明原书名、原作者、原出版社、原版书的出版时间及其版别,在出版国的市场销售状况和权利人提出的版税率、最低印数、最低定价、出版时间等内容。(第七章第二节)知识点:选题报告
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说法正确的有( )。
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自登记之日起满( )未从事出版活动的,由原登记的省级出版主管部门注销登记(注销互联网出版单位登记的还要向省级电信管理机构通报),并报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备案。
在我国,出版单位不包括( )。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并予以改正或弥补。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基本阶段组成。其中,精神产品生产阶段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整理、审定发稿、制作样本和批量生产复本等内容。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出版工作由编辑、印刷、发行三大环节组成,其中编辑工作是中心环节。编辑工作具有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普及性等专业特点。一个合格的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文化和职业素质,必须认真处理好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一般来说,编辑离不开作者,作者离不开编辑,编辑可以随意修改作者的稿件。
作为出版工作成果的出版物,大体可以分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六大类。这六大类出版物应该说是同时产生的。其中,期刊和报纸都是非连续性出版物。它们与图书相比,有很多相区别的特点,如期刊和报纸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内容上讲究系统性和稳定性、一般可再版或修订等。
关于出版活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关于出版物消费过程的文化性,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关于出版物属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情形有( )。
下列句子中,不存在逻辑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