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初级)->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

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

话说彗星  彗星是在长椭圆轨道(极少数在近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的一种重量较小的天体,其外貌和亮度随着它离太阳的远近而呈显著变化。当彗星远离太阳时,呈现为蒙眬的星状小暗斑,中心部分比较亮一些,称为“彗核”;彗核外围有云雾状包层,称为“彗发”,由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从彗核中蒸发出来的气体和微小尘粒组成。当彗星离太阳越来越近的时候,彗核亮度逐渐增加,彗发也逐渐变大,而太阳风和太阳的辐射压力又把彗发的气体和微小尘粒推开,在由彗核和彗发组成的“彗头”后面形成一条“彗尾”,酷似一把扫帚。所以,中国民间常常称彗星为“扫帚星。”

在科学不够发达的古代,彗星的偶然出现及其奇特外貌,常使人们感到惊慌和恐怖,以至认为彗星的出现是战争、饥寒、洪涝、瘟疫等灾难的预兆。实际上,彗星的出现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与地球上的天灾人祸毫无关系。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人类逐渐认识了彗星的本质。如《晋書-天文志》中说“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这对彗星发光的原因及彗尾的指向都已有较明确的说明。美国科学家牛顿用万有引力定律研究了1680年出现的一颗彗星的轨道。1705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出版《彗星天文学论说》一书,阐述了1337—1698年观测到的24颗彗星的轨道。他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3颗大彗星具有十分相似的轨道,于是推断这是每隔75~76年回归一次的同一颗彗星,并且预言这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度产生。哈雷的预言应验了,这颗彗星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的近日距为8800万千米,远日距为53亿千米,轨道偏心率为0.967。1910年5月它的亮度达到1等星,早晨也能看见。5月17日彗尾长达视角100度,而5月18日经过太阳圆面前,看不见一点痕迹。5月19—21日,彗尾长达视角140度,横跨半个天空,实际长度达到2亿km。彗星虽然扫过地球,但却对地球毫无损害。这些都可以说明彗核较小(估计半径不会大于15公里),而彗发和彗尾稀薄透明。

答案:
本题解析:

(1)“长椭圆轨道”应改为“扁长轨道”。

(2)“重量”应改为“质量”。

(3)“蒙眬”应改为“朦胧”。

(4)[“扫帚星。”]应改为[“扫帚星”。]。

(5)“以至”应改为“以致”。

(6)“《晋書-天文志》”应改为“《晋书·天文志》”。

(7)“美国科学家”应改为“英国科学家”。

(8)“再度产生”应改为“再度出现”。

(9)“长达视角”应改为“视角长达”,共两处。

(10)“2亿km”应改为“2亿千米”。

更新时间:2025-07-07 05:48
纠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 A.形成出版产品的物质资源
  • B.出版人力资源
  • C.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 D.形成出版产品的精神资源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说法正确的有(  )。

  • A.著作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有偿允许出版社出版其作品
  • B.出版社出版任何作品都应征得其著作权人的许可
  • C.著作权许可使用可分为专有许可使用与非专有许可使用
  • D.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有地域上的限制
  • E.电影制片者如要将已出版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应征得该小说著作权人的许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自登记之日起满(  )未从事出版活动的,由原登记的省级出版主管部门注销登记(注销互联网出版单位登记的还要向省级电信管理机构通报),并报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备案。

  • A.90日
  • B.180日
  • C.1年
  • D.2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我国,出版单位不包括(  )。

  • A.报社
  • B.图书馆
  • C.期刊社
  • D.期刊编辑部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并予以改正或弥补。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基本阶段组成。其中,精神产品生产阶段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整理、审定发稿、制作样本和批量生产复本等内容。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出版工作由编辑、印刷、发行三大环节组成,其中编辑工作是中心环节。编辑工作具有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普及性等专业特点。一个合格的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文化和职业素质,必须认真处理好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一般来说,编辑离不开作者,作者离不开编辑,编辑可以随意修改作者的稿件。

作为出版工作成果的出版物,大体可以分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六大类。这六大类出版物应该说是同时产生的。其中,期刊和报纸都是非连续性出版物。它们与图书相比,有很多相区别的特点,如期刊和报纸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内容上讲究系统性和稳定性、一般可再版或修订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关于出版活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有社会效益的作品,即使没有经济效益,也要适量出版
  • B.经济效益很好的作品,不一定都可出版
  • C.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相互冲突
  • D.事业性出版单位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企业性出版单位应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关于出版物消费过程的文化性,说法错误的是(  )。

  • A.消费者取得出版物的过程是一个文化选择的过程
  • B.完整的出版物消费过程由取得和使用出版物两个环节构成
  • C.消费者对出版物内容的消费过程与其他物质产品的消费过程相同
  • D.出版物消费过程是消费者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出版物属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出版物兼有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双重属性
  • B.出版物的使用价值,主要由出版物的精神内容构成
  • C.出版物的物质产品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 D.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物的物质产品属性表现为商品属性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情形有( )。

  • A.在网站文学板块中推送著名作家汪曾棋的文章
  • B.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 C.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 D.在网站图片鉴赏板块中推送当代摄影家摄影集中的作品
  • E.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不存在逻辑错误的是(  )。

  • A.我是不赞成背诵的,但也不赞成不背诵,认为适当的背诵也是必要的
  • B.如果大家都动手搞卫生,那么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证了
  • C.这些出土陶器上的花纹已具有文字的性质,但还不能算是文字
  • D.在南极海岸地带,鸟的种类虽然少,数量却很多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