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变化日益显著,成为影响人类发展前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观测和古气候重建的资料来看,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非常深刻。数据显示,最近50年来的温升速率都不超过0.2°C/10年。即便从最近的20年来看,2011~2020年相对于1850~1900年平均值的温度变化是1.09°C,2001~2010年相对于1850~1900年平均值的温度变化是1.09°C,10年的温升速率不超过0.2°C。根据上述数据来看,全球变暖的步调并没有加速。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证明上述观点?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证明”,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全球变暖的步调并没有加速。
论据:最近50年来的温升速率都不超过0.2°C/10年。即便从最近的20年来看,2011~2020年相对于1850~1900年平均值的温度变化是1.09°C,2001~2010年相对于1850~1900年平均值的温度变化是1.09°C,10年的温升速率不超过0.2°C。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通过分别比较了“1980~1999”和“1961~1990”的平均值的温度变化,由于两个时间段有重合,故无法判断全球变暖是否加速,不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根据目前多国出台的政策,全球气温升幅加快的可能性不大,支持了论点,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该项的重点是在谈论“不同区域”,与题干论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D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1900年以来的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比过去300年中任何一个世纪都快,说明全球变暖的步调加速,削弱题干论点,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
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这段话应理解为( )。
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 )。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_______。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_______。
大数据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是高精度对未来进行预测的手段,数据是记录人类行为的工具。靠大数据技术对未来做一个预测和参考是人类发展的成果。但是,人类的沟通和交流不该因为大数据技术而遭弃,而过于依赖大数据的预测和推理,放弃人际沟通过程,必然产生人际沟通的弱化,进而影响到人的自由意志。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社会涌现了许多富有正能量的人和事,这些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也带动和影响了周围一批人。从哲学角度看:
①正能量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
②正能量具有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
③正能量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④正能量具有创造性,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不动摇、不懈怠、(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引起了我国人民思想上的巨大解放和观念上的不断更新,封闭、保守、狭隘的小生产观念正在被打破,逐渐被开放、进取、开拓、创新等观念所代替。”这一事实说明( )。
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所蕴涵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