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实务其他安全->2013年8月3日13时左右,某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职工

2013年8月3日13时左右,某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职工甲在当班期间,发现9号油罐油面高14.21m,接近警戒高度14.30m,甲立即向该厂总调度报告,并向总调度请示9号油罐汽油调合。根据总调度的指示,甲进入罐区将油切换至11号油罐。13时30分,甲在给9号油罐做汽油调合流程准备时,本应打开9号罐D400出口阀门,却误开了13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15时,甲开启A号泵欲对9号油罐进行自循环调合,由于错开了13号D400出口阀门,使13号罐中的汽油抽入到9号油罐。15时40分,仪表工乙从计算机显示屏上发现9号油罐油面不断上升,随后计算机开始“高位报警”,乙当即让甲到罐区去核实9号罐的油面高度,甲却认为是计算机不准确,不去核实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16时,甲在交班时违反规定未在油罐现场进行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17时50分,9号油罐的汽油开始外冒,部分汽油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18时15分,路人丙驾驶手扶拖拉机路过罐区B号路时,排气管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炸混合气体发生爆炸,丙当场烧死,当班职工丁被严重烧伤经抢救无效死亡。9号油罐当即燃烧,17小时后被扑灭,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1.分析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如果9号油罐和13号油罐相距400m,且都是直径15m的圆柱形罐体,其最高油面高度是14.30m,试判断该单元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是20t,汽油的密度是750kg/m3。

?3.分析该罐区具有哪些危险因素?

?4.指出防止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5.为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该炼油厂应提出哪些安全管理整改措施?

答案:
本题解析:

1.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职工甲误开13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导致9号油罐油面超出警戒液位,计算机“高位报警”后未去查看,致汽油溢出。

(2)丙驾驶手扶拖拉机路过罐区8号路时,排气管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炸混合气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该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有违章情况。

(2)安全监控装置不完善。

(3)安全培训、安全教育有欠缺。

(4)路过罐区的公路与罐区安全距离应重新确定。

?2.(1)由于9号油罐和13号油罐距离≤500m,故为一个储存单元。

(2)两罐最大储量:(15/2)2X3.14X14.3X750/1000X2=3788.6T

汽油的临界量20t,故构成重大危险源。

?3.该罐区具有的危险因素:

(1)火灾。

(2)爆炸。

(3)高处坠落。

(4)车辆伤害。

(5)中毒。

?4.(1)预防火灾爆炸的控制措施:

①控制点火源,如罐区禁止明火;汽车进入站区要带熄火器,有接地铁链;维修时使用铜制工具、不穿带钉的鞋子;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设置避雷装置、静电接地装置等。

②防止生产爆炸性混合气体,如防止汽油泄漏;储罐应有呼吸器,有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

③建立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储罐区和办公楼、变电站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2)预防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的控制措施:

①厂区应有车辆限速标志;

②车辆不允许搭乘无关人员;

③人员可达的高处应有护栏,没有护栏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

④雨雪天登高作业注意防滑。

(3)预防中毒的控制措施:

①防止汽油泄漏;

②设置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

③个人配备保护器具。

?5.该炼油厂的安全管理整改措施:

(1)加强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安全制度,事故隐患应安排计划进行整改。未整改到位前应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

(2)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工作中严格执行技术规程和安全规程。

(3)厂区内加强明火管理,厂区车辆行驶时一律加装阻火器,阻火器应连接牢固。

(4)完善储罐的安全设施,增设储罐液位高位报警和进料切断的联锁装置。

(5)加强储罐设施的消防设计、审查、施工、验收管理。

更新时间:2022-09-29 12:51
纠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 )的20倍。

  • A.所在企业员工人均可支配收入
  • B.所在地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C.所在地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D.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甲公司为一家电梯生产企业,乙公司为一家有资质的电梯维护保养企业,丙公司为一家大型商场,丙公司从甲公司购置了一部电梯,并与乙公司签订了电梯维护保养合同,委托乙公司负责该电梯的维护保养。下列关于该电梯使用安全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丙公司负责电梯报废后的拆除工作
  • B.乙公司应建立该电梯的安全技术档案
  • C.乙公司应至少每月对电梯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 D.甲公司应对该电梯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使用改进建议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下列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

  • A.某职工违章操作机床,造成右臂骨折
  • B.某职工外出参加会议期间,在宾馆内洗澡时滑倒,造成腿骨骨折
  • C.某职工在上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
  • D.某职工在下班后清理机床时,机床意外启动造成职工受伤
  • E.某职工在易燃作业场所内吸烟,导致火灾,本人受伤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消防部门对辖区内的造纸行业进行综合执法检查。检查期间接到举报,继而发现某造纸厂存在违法存放、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行为,检查组对该造纸厂予以处理。下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做法中,属于执法不当的是( )。

  • A.对重大事故隐患当场做出停产、停水停电的决定
  • B.监督检查造纸厂应急救援预案与政府预案的融合性
  • C.对举报造纸厂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人员给予奖励
  • D.严格履行有关行政许可的审查职责
查看答案
单选题

57岁的王某在甲市某机械制造企业工作30年,半年前王某在加工零件时发生事故,经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后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伤残三级。关于王某因工致残可享受待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可按照甲市前三年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按月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生活护理费
  • B.企业要求王某解除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但王某可从工伤保险基金一次性领取23个月的本人工资作为伤残补助金
  • C.王某可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领取本人工资的80%为伤残津贴,如领取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 D.王某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应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职工应充分理解和接受企业的安全理念,并结合岗位任务践行职工安全承诺。下列内容中,属于企业职工安全承诺的是( )。

  • A.清晰界定职工岗位安全责任
  • B.坚持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合作
  • C.对任何安全异常和事件保持警觉并主动报告
  • D.评估自我安全绩效,推动安全承诺的实施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化工企业在进行原料储罐检修时,需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在办理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是( )。

  • A.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 B.有毒气体浓度、温度、氧气含量
  • C.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 D.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安全风险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控制:源头控制、在源头和员工之间的控制、在员工处的控制。下列措施中,属于在源头和员工之间的控制措施是( )。

  • A.加强对员工的监督
  • B.降低危险物质的量
  • C.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 D.开展安全培训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外,还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

  • A.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 B.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 C.隐患的治理方案。
  • D.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 E.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火力发电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每天进行一次现场巡回检查,其行走路线依次为:控制室-省煤器灰斗-脱硝灰斗-电除尘器-输灰管道-氨水罐区。关于该安全管理人员在巡回检查过程中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应为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安全帽、耳塞等防护用品
  • B.应为其进入氨水罐区巡检配备随身携带的正压式呼吸器
  • C.选用的防护用品应考虑作业地点的有害因素
  • D.应根据安全管理人员个人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型号、式样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