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厂位于B市北郊,厂区东面为山坡地,北邻一村,西邻排洪沟,南面为农田。其主要产品为羟基丁苯胶乳。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有毒、易燃易爆物质。为避免重大事故发生,该厂决定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厂长将该任务指派给安全科,安全科成立了以科长为组长,科员甲、乙、丙、丁为成员的5人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编制小组找来了一个相同类型企业C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人员将企业C的应急救援预案中的企业名称、企业介绍、科室名称、人员名称及有关联系方式全部按本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更换,按期向厂长提交了应急救援预案初稿。此后,编制小组根据厂长的审阅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了应急救援预案的最终版本,经厂长批准签字后下发至全厂有关部门。根据应急救援预案,该厂及时组织了应急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指出该厂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中存在的不足。
2.应急演练活动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
3.该厂应针对哪些重大事故风险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4.简要说明该厂在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时,现场处置方案中的事故风险分析应包括的内容。
1.答:该厂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中存在的不足包括:
(1)厂长将任务指派给安全科,仅由安全科成员组成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是不正确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应由生产、技术、质检、安全保卫等部门组成)。
(2)编制小组只是简单将相同类型企业C的应急救援预案更换了企业名称、企业介绍、科室名称、人员名称及有关联系方式等是不正确的(应是参考,而不是照搬)。
(3)仅由厂长审阅是不正确的(应由各个部门组织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4)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存在问题(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应急预案编制、桌面推演、应急预案评审和批准实施8个步骤)。
2.答:应急演练活动一般包括: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和改进五个阶段。
3.答:该厂应针对的重大风险包括:
(1)火灾;
(2)爆炸;
(3)中毒;
(4)环境污染;
(5)泄漏;
(6)洪水;
(7)滑坡。
4.答:现场处置方案中的事故风险分析应包括:
(1)事故类型;
(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 )的20倍。
甲公司为一家电梯生产企业,乙公司为一家有资质的电梯维护保养企业,丙公司为一家大型商场,丙公司从甲公司购置了一部电梯,并与乙公司签订了电梯维护保养合同,委托乙公司负责该电梯的维护保养。下列关于该电梯使用安全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下列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
某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消防部门对辖区内的造纸行业进行综合执法检查。检查期间接到举报,继而发现某造纸厂存在违法存放、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行为,检查组对该造纸厂予以处理。下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做法中,属于执法不当的是( )。
57岁的王某在甲市某机械制造企业工作30年,半年前王某在加工零件时发生事故,经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后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伤残三级。关于王某因工致残可享受待遇的说法,正确的是()。
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职工应充分理解和接受企业的安全理念,并结合岗位任务践行职工安全承诺。下列内容中,属于企业职工安全承诺的是( )。
某化工企业在进行原料储罐检修时,需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在办理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是( )。
安全风险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控制:源头控制、在源头和员工之间的控制、在员工处的控制。下列措施中,属于在源头和员工之间的控制措施是( )。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外,还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
某火力发电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每天进行一次现场巡回检查,其行走路线依次为:控制室-省煤器灰斗-脱硝灰斗-电除尘器-输灰管道-氨水罐区。关于该安全管理人员在巡回检查过程中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