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2岁。因十二指肠溃疡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6个月。术后出现反酸、烧心症状。应用抑酸剂治疗无效。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呕吐胆汁样物,上腹部及胸骨后灼烧样疼痛,体重减轻。查体:T 36.5℃,P 80次/分,BP 120/80mmHg,贫血貌,消瘦,营养不良,巩膜无黄染,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胃镜检查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胃液中无游离酸,最适当的治疗措施是( )。
根据该患者临床表现可诊断为碱性反流性胃炎。碱性反流性胃炎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指碱性物质反流至残胃,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破坏了胃黏膜屏障。临床表现为“三联征”(上腹或胸骨后烧灼痛,进食加重,制酸剂无效;胆汁性呕吐,呕吐后腹痛仍旧;体重下降)。多发生于术后数月至数年。抑酸剂治疗无效,多采用少食多餐、餐后勿平卧、口服胃黏膜保护剂、胃动力促进剂、消胆胺等。重症者可采取手术治疗,将毕Ⅱ式吻合改为Roux-en-Y吻合+迷走神经切断。该患者首选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进行治疗。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
转氨酶的辅酶是
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引起
参与氧化脱氨的维生素是
参与转氨基的维生素是
下列关于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男性,发现乙肝2年,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病情不稳定,查体:慢性肝病容,肝肋下触及1.0cm,质中等,脾界扩大,血清ALT200U/L,白蛋白35g/L,球蛋白36g/L,应诊为
男性,20岁,发热起病3天后,自行缓解,高度乏力,腹胀,黄疸进行加深,病程第9天出现躁动,神志不清,重度黄疸,肝界缩小,应诊断为
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
煮沸消毒法的应用,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