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合同含甲、乙2个子项工程,估算工程量分别为6000m3和8000m3,合同工期为12个月,商定合同价甲项为200元/m3,乙项为300元/m3。合同约定:
(1)开工前发包人向承包人支付合同价20%的预付款,在第3~8六个月平均扣回;
(2)发包人在承包人每个月的工程款中,按3%的比例扣留质量保证金;
承包人1~4月份实际完成并经工程师签证确认的工程量见下表。
(3)根据市场情况,价格调整系数平均按1.1计算;
(4)当期应予支付的工程款最低额为45万元,未达到者,于下期一并支付。
发包人3月份应予支付的金额为( )元。
本题考查的是合同价款支付。预付款:(6000×200+8000×300)×20%=720000(元);在第3~8六个月平均扣回,扣回额=720000/6=120000(元)。一月:已完工程量价款为300×200+400×300=180000(元);应支付的工程款为180000×1.1×(1-3%)=192060(元);由于合同规定最低支付金额为45万元,故本月不予支付。二月:已完工程量价款为400×200+400×300=200000(元);应支付的工程款为200000×1.1×(1-3%)+192060=405460(元)。由于合同规定最低支付金额为45万元,故本月不予支付。三月:工程量价款为500×200+600×300=280000(元);应支付的工程款为280000×1.1×(1-3%)+405460-120000=584220(元)。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并注明工程( )。
某工程工作逻辑关系如下表,C工作的紧后工作有( )。
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关于建设工程最低保修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有( )。
利用经济评价指标评判项目的可行性,说法错误的是()。
当项目效果不能或难于货币量化时,或货币量化的效果不是项目目标的主体时,在经济分析中可采用()方法,并将其结论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费用效果分析基本指标是()。
总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场预测分析中,市场风险分析包括( )。
某建设项目前两年每年年末投资400 万元,从第3 年开始,每年年末等额回收260 万元,项目计算期为10 年。设基准收益率(ic)为10%,则该项目的财务净现值为()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