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1)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2)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3)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4)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5)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
(1)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2)不断完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3)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4)推动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
请选出读音不同的选项。( )
7月16日,我国智能科技领域的最高奖“(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揭晓,共评出66个获奖项目成果。浙江大学潘云鹤院士在计算机美学、数字图书馆、智能城市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荣获该奖项的最高成就奖。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主持召开年轻活佛培养教育座谈会。班禅说,藏传佛教传承千年,是佛教( )的具体产物,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以“( )”为主题,定于7月28-30日在北京举办。
7月12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新疆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 )。
最高法7月15日发布的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家庭暴力的形式,( )等均属于家庭暴力。
①冻饿②经常性侮辱③诽谤④威胁⑤跟踪⑥骚扰
7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听取整体情况介绍,通过实时画面察看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各功能区和( )口岸现场作业情况,并同工作人员及现场办事人员亲切交流。
7月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走进党群服务中心,了解这里开展便民服务、老年人和青少年文化活动等情况时表示,社区很重要,( ),很多工作都要靠社区去完成。
2022年7月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 )英雄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并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
2022年7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国家基层医疗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已实现与23个省份网络联通和数据传输。到2021年底,( )已覆盖所有贫困县并向乡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