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听诊
听诊时被检查者取平卧位,检查者将已温暖的听诊器的胸件置腹壁上,有步骤地在腹部进行全面听诊,听诊主要内容有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摩擦音及妊娠5个月以上的胎儿心音。
1.肠鸣音肠鸣音的听诊应在触诊、叩诊前进行,可以避免外加因素的刺激使肠蠕动发生变化。正常情况下,肠鸣音每分钟4~5次,其声响和音调变异较大,只有靠医生的经验来判定是否正常。肠鸣音每分钟达10次以上,音调高亢响亮,称肠鸣音活跃或亢进,如肠鸣音高亢呈丁当金属声,见于机械性肠梗阻。若持续听诊3~5分钟内,未昕到肠鸣音,称为肠鸣音消失。多见于麻痹性肠梗阻。
2.血管杂音腹部血管杂音对诊断某些疾病有一定作用,听诊中不应忽视。血管杂音有动脉性和静脉性杂音。动脉性杂音的听诊主要在腹主动脉、肾动脉、髂动脉及股动脉处进行。静脉性杂音为连续的嗡鸣声或"潺潺"声,无收缩期与舒张期性质。常出现于脐周或上腹部,尤其是腹壁静脉曲张严重处。此音提示门静脉高压时的侧支循环形成。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
转氨酶的辅酶是
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引起
参与氧化脱氨的维生素是
参与转氨基的维生素是
下列关于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男性,发现乙肝2年,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病情不稳定,查体:慢性肝病容,肝肋下触及1.0cm,质中等,脾界扩大,血清ALT200U/L,白蛋白35g/L,球蛋白36g/L,应诊为
男性,20岁,发热起病3天后,自行缓解,高度乏力,腹胀,黄疸进行加深,病程第9天出现躁动,神志不清,重度黄疸,肝界缩小,应诊断为
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
煮沸消毒法的应用,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