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卫类执业医师临床执业医师->X线片

X线片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X线片是利用X线照射人体某一部位,使人体内部结构或组织器官形成彰像,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达到诊断目的,属于活体组织器官视诊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物理诊断方法。本节依据《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和总体要求,对X线片相关内容作简要介绍。

1.正常胸片胸部X线片是胸部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正常胸片的X线表现是胸部疾病影像诊断的基础(图1-23、图1-24)。

(1)肺野:肺野是含有空气的肺组织在正位胸片上自纵隔、肺门向外的透光区域,正常时双侧肺野透亮度相同。为便于表明病灶位置,人为地将一侧肺野纵向均分为三等份,称为内、中、外带;又沿第2、4肋骨前缘下端水平划分为上、中、下肺野,共9个区域。

(2)肺门:正位胸片上肺门是两肺野内带的致密影像,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组织等组成,主要成分为肺动脉和肺静脉。

(3)肺纹理:正位胸片上自肺门向外周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逐渐变细,是肺动脉、肺静脉和支气管的影像。

(4)肺叶:肺叶为解剖学范畴,与肺野概念不同。右肺有上、中、下三个肺叶,左肺有上、下两个肺叶,肺叶由叶间胸膜分隔而成。肺叶在正位胸片上有前后重叠现象,如右肺中叶与下叶背段重叠,中叶在前,下叶在后;因此,右中肺野既有中叶又有下叶。

(5)肺段:每个肺叶由2~5个肺段组成,右肺有10段,左肺有8段,肺段的名称与相应的段支气管一致。X线胸片上不能显示肺段的界限,但可确定其大致位置。

(6)纵隔:位于胸骨之后,胸椎之前,两肺之间,上为胸廓人口,下为横膈。纵隔影像的组成由骨性结构(如胸骨、胸椎)和软组织结构(如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支气管、淋巴组织、胸腺及纵隔内脂肪)等。但在正位胸片上,仅能显示气管、主支气管及与肺邻接的纵隔轮廓。在侧位胸片上纵隔一般分为上、中、下及前、中、后9个区域;纵隔的分区既方便描述病变部位,又可帮助判断纵隔病变的来源及性质。

(7)横膈:介于胸腹腔之间,呈圆顶状。在正位胸片上分左右两叶,右侧横膈顶一般在第5~6前肋间水平,通常右侧横膈较左侧横膈高1~2cm,左侧横膈下有胃底气泡。横膈与胸壁相交构成肋膈角,与心脏相交构成心膈角。

(8)胸膜:分为壁层和脏层胸膜0在正位胸片胸膜不显示,只有在壁层、脏层胸膜反折处或叶间裂部位(如右肺水平裂)胸膜与X线平行,而使胸膜显像为线状致密影。

(9)胸壁软组织:在X线胸片上能显示胸锁乳突肌、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女性乳房及乳头等软组织阴影。

(10)骨骼:在X线胸片上能显示胸椎、锁骨、肋骨、肩胛骨和部分胸骨,与正常解剖形态完全一致。由于骨骼密度最高,在X线片中为十分清楚的白色影像。

2.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指由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肺脏炎症,其中以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是肺部常见病、多发病。肺炎按发病的部位分为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等;按病原体分溯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非典型肺炎(包括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等)、肺真菌病和肺寄生虫病等。

(1)小叶性肺炎:又称支气管肺炎。X线表现为病灶常位于两肺下野的中内带,支气管及周围间质炎症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和模糊;小叶性渗出或实变表现为沿肺纹理分布的散在斑片状影,密度不均,边缘模糊,可融合成较大的片状影;

(2)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病理上常分为四期:即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消散期。X线表现为:①充血期:常无阳性征象,或仅表现为;局部肺纹理增多、紊乱,病变区密度稍显增高。②实变期(红色与灰色肝样变期):大片均匀致密影,以叶间裂为界,边缘清楚,形状与肺叶一致。在实变影中常可显示含气的支气管影,即"含气支气管征"。炎症累及肺段表现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影,若累及整个肺叶,呈以叶间裂为界的大片致密影,叶间裂边缘清晰,无移位。③消散期:病变开始吸收,病灶密度从边缘开始逐渐变低,呈散在分布的不规则片影,最后可完全吸收或仅留下索条状影(图1-25)。

(3)间质性肺炎: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病变好发于两肺中下野的中内带,呈网状或小结节状影。可有肺门阴影增大、密度增高、结构不清。

(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X线表现为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患者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多叶或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

3.肺结核病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结核病分为:①原发型肺结核(I型):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②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及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③继发型肺结核(Ⅲ型):根据病理和X线表现又分为渗出型浸润性肺结核、增生性肺结核、纤维干酪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等;④结核性胸膜炎(Ⅳ型):包括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

X线表现:影像多种多样,可以一种征象为主,也可多种征象并存(图1-26)。

(1)局限性斑片状模糊影: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病灶可单发或多发,可见于肺的一侧或双侧。

(2)干酪性肺炎:表现为肺段或肺叶实变,呈大片致密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急性空洞表现为"虫蚀样"。

(3)结核性空洞:多数空洞壁较薄,洞壁内、外缘较光滑,空洞内一般无液平,空洞周围常有卫星灶。可见引流支气管与空洞相连。

(4)支气管播散病变: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点状、斑片状阴影,病变可相互融合。为干酪样物质经引流支气管排出时沿支气管播散。

(5)血行播散病变,表现为散在于两肺野、分布较均匀、密度和大小相似的粟粒状阴影;亚急性和慢性病变粟粒大小和密度不一,多趋于增生型,范围较局限,一般位于双上肺。

(6)增殖性病变:呈斑点状高密度影,常排列成"花瓣样",边界清楚,无融合趋势。

(7)结核球:为边缘清楚的类圆形阴影,密度较高,内常有钙化,周围可见卫星灶。

(8)原发性结核灶:典型表现为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或纵隔淋巴结组成的哑铃状病灶。原发灶多位于上肺野下部或下肺野上部近胸膜处,早期为絮状模糊阴影,晚期可干酪样变。

(9)结核病灶愈合:常表现为钙化灶或纤维索条影。

4.肺占位性病变肺占位性病变主要是指肺部肿瘤,包括肺癌、器官肿瘤、肺部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肺转移性肿瘤以及肺内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等。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癌,是指起源于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上皮及腺体的恶性肿瘤。X线表现为:

(1)中央型肺癌:肿瘤发生在肺段和段以上支气管。早期X线胸片可能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偶尔可有局限性肺气肿或阻塞性肺炎。中晚期主要表现为肺门肿块和支气管阻塞改变。①肿瘤向管腔外生长,表现为肿块位于一侧肺门,突向肺野,呈分叶状或边缘不规则形。②肿瘤向管腔内生长,可引起支气管阻塞,导致阻塞性肺不张或肺炎。阻塞性肺不张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的体积缩小、密度增高,周围结构向病变移位;肺不张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时,其下缘呈倒"S"影像,是中央型肺癌的典型表现。阻塞性肺炎常呈段、叶分布,表现为某一肺叶或肺段的斑片状模糊影或肺叶、肺段实变阴影,近肺门部阴影较重,病变不易吸收,或吸收后很快复发。

(2)周围型肺癌:肿瘤发生在肺段以下支气管。早期常表现为肺内局限性小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密度较淡。中晚期主要表现为肺内类圆形或不规财肿块,有分叶、细短毛刺及胸膜凹陷征,钙化少见。较大肿瘤内部发生坏死经支气管引流后可形成厚壁空洞,空洞内缘凹凸不平,有时可见壁结节;继发感染可出现液平(图1-27、图1-28)。

(3)细支气管肺泡癌:肿瘤发生在细支气管、肺泡或肺泡壁,呈弥漫性生长。①结节型表现为单个的圆形阴影;②弥漫型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缘清楚,密度较高;病变进一步发展可融合成斑片状影或大片肺炎样改变。融合病灶呈肿块状,甚至发展为整个肺叶的实变,在融合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图1-29)。

肺部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①良性肿瘤因生长缓慢、有完整的包膜、对周围组织没有侵犯而表现为圆形、边界清楚光滑的肿块影。②恶性肿瘤则生长快、异常供血血管多,因血管进入处的阻挡导致肿块生长呈分叶状;而且因对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加上癌性淋巴管炎而导致边界模糊有短毛刺状改变。肿块生长过快、中心部位易缺血、坏死而形成内壁不规则的偏心性空洞。

5.四肢关节片X线片上可显示构成关节光滑的骨端,称为骨关节面;骨关节面之间的透亮间隙,称关节问隙。正常解剖构成关节的关节囊、关节软骨及一些大关节内的软骨结构如半月板、交叉韧带等,在平片上不显示。因此,X线片上的关节间隙包含了关节软骨而比正常解剖的关节间隙宽(图1-30、图1-31、图1-32、图1-33)。

更新时间:2021-08-09 16:06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2_0.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B.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2_0_1.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C.维生素PP
  • D.叶酸
  • E.泛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转氨酶的辅酶是

  • A.磷酸吡哆醛
  • B.焦磷酸硫胺素
  • C.生物素
  • D.四氢叶酸
  • E.泛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引起

  • A.碱基缺失
  • B.碱基插入
  • C.碱基置换
  • D.嘧啶二聚体形成
  • E.磷酸二酯键断裂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参与氧化脱氨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3_0.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B.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3_0_1.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C.维生素PP
  • D.叶酸
  • E.泛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参与转氨基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4_0.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B.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4_0_1.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C.维生素PP
  • D.叶酸
  • E.泛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就可以引起癌症
  • B.存在于正常细胞中
  • C.只对细胞有害,而无正常功能
  • D.不为细胞因子编码
  • E.总是处于活化状态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男性,发现乙肝2年,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病情不稳定,查体:慢性肝病容,肝肋下触及1.0cm,质中等,脾界扩大,血清ALT200U/L,白蛋白35g/L,球蛋白36g/L,应诊为

  • A.慢性迁延性肝炎
  • B.慢性活动性肝炎
  • C.慢性重型肝炎
  • D.肝硬化
  • E.淤胆型肝炎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男性,20岁,发热起病3天后,自行缓解,高度乏力,腹胀,黄疸进行加深,病程第9天出现躁动,神志不清,重度黄疸,肝界缩小,应诊断为

  • A.急性黄疸型肝炎
  • B.急性重型肝炎
  • C.亚急性重型肝炎
  • D.慢性重型肝炎
  • E.中毒性肝炎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

  • A.盲肠
  • B.回肠末端
  • C.直肠和乙状结肠
  • D.升结肠
  • E.降结肠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煮沸消毒法的应用,错误的是

  • A.可使刀刃锋利性受损
  • B.适用于耐热、耐温物品
  • C.杀灭乙肝病毒,应煮沸30分钟
  • D.消毒时间自浸入开始计算,一般15~20分钟
  • E.加入2%碳酸氢钠,可缩短消毒时间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