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治疗原则
1.治疗时机 如血小板计数>30×10/L,一般无出血危险,可不予治疗;当血小板计数<30×10
/L伴有明显出血时需治疗。
2.重症患者的急诊处理 严重黏膜出血或颅内出血危及生命时需输注血小板,同时予静脉输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必要时可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
3.普通患者治疗 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方案,多采用泼尼松1~2mg/(kg·d),3~6周后逐渐减量至小剂量维持;激素减量后血小板降低的患者可加用达那唑。
4.复发、难治患者的治疗
(1)脾切除 适用于药物无法稳定病情、出血持续存在的患者,是仅次于糖皮质激素的主要治疗方法。
(2)抗Rh(D)抗体 ITP的二线治疗方法。
(3)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后疗效不佳者以及不适用上述治疗的患者,常采用长春新碱(VCR)、环孢素A(CSA)、环磷酰胺(CTX)以及硫唑嘌呤。
(4)抗CD2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 适用于难治、复发的ITP患者。
(5)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适用于难治、复发的ITP患者。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
转氨酶的辅酶是
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引起
参与氧化脱氨的维生素是
参与转氨基的维生素是
下列关于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男性,发现乙肝2年,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病情不稳定,查体:慢性肝病容,肝肋下触及1.0cm,质中等,脾界扩大,血清ALT200U/L,白蛋白35g/L,球蛋白36g/L,应诊为
男性,20岁,发热起病3天后,自行缓解,高度乏力,腹胀,黄疸进行加深,病程第9天出现躁动,神志不清,重度黄疸,肝界缩小,应诊断为
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
煮沸消毒法的应用,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