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6岁,干部,因发热、腹痛、脓血便3天来诊。
患者因出差有不洁饮食于3天前回来后突然发热,体温38.2 ℃,畏冷,无寒战,同时有下腹部阵发性疼痛和腹泻,大便每天10余次至数十次,为少量脓血便,以脓为主,无特殊恶臭味,伴里急后重,无恶心和呕吐,自服黄连素和退热药无好转。发病以来进食少,睡眠稍差,体重似略下降(具体未测),小便正常。
既往体健,无慢性腹痛、腹泻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疫区接触史。
查体:T 38.5℃,P 96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
急性热病容,无皮疹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咽(-)。心肺(-),腹平软,左下腹有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5次/分。
实验室检查:Hb 124g/L,WBC 16.4×10/L,N 88%,L 12%,PLT 200×10
/L;粪便常规:黏液脓性便,WBC多数/HP,RBC 3~5个/HP;尿常规(-)。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本例初步印象是:急性细菌性痢疾。其诊断依据是:
(1)不洁饮食后急性起病,发热、下腹痛、脓血便,伴里急后重。
(2)查体见急性热病容,发热38.5 ℃,左下腹有压痛,肠鸣音活跃。
(3)血WBC数和中性比例增高,粪便常规见WBC多数/HP。
2.鉴别诊断
(1)急性阿米巴痢疾 暗红色果酱样便,明显腥臭味,重者呈血便,全身症状轻,右下腹有压痛,粪便检查能发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2)其他急性肠道细菌感 染最主要鉴别是从粪便中检出不同的病原体。
3.进一步检查 根据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为确诊应作:
(1)粪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检出痢疾杆菌为确诊依据。
(2)粪便找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4.治疗原则
(1)病原治疗 首选氟喹诺酮类药物,并应参照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选药。
(2)对症治疗。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
转氨酶的辅酶是
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引起
参与氧化脱氨的维生素是
参与转氨基的维生素是
下列关于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男性,发现乙肝2年,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病情不稳定,查体:慢性肝病容,肝肋下触及1.0cm,质中等,脾界扩大,血清ALT200U/L,白蛋白35g/L,球蛋白36g/L,应诊为
男性,20岁,发热起病3天后,自行缓解,高度乏力,腹胀,黄疸进行加深,病程第9天出现躁动,神志不清,重度黄疸,肝界缩小,应诊断为
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
煮沸消毒法的应用,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