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设计的下列观点:
Ⅰ.高度超过150m的框架-偏心支撑结构,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计算阻尼比取0.03。
Ⅱ.高度超过50m的钢结构采用偏心支撑框架时,顶层可采用中心支撑。
Ⅲ.钢框架柱应至少延伸至计算嵌固端以下一层,并且宜采用钢骨混凝土柱,以下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柱。
Ⅳ.抗震设防烈度6~9度时,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钢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均不小于钢框架结构体系适用高度的2倍,但当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大于总倾覆力矩的50%时,其最大适用高度应按框架结构采用。
试问,针对上述观点准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
(1)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第5.4.6条规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抗震计算时的阻尼比取值宜符合下列规定:①多遇地震下的计算:高度不大于50m可取0.04;高度大于50m且小于200m可取0.03;高度不小于200m时宜取0.02;②当偏心支撑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地震总倾覆力矩的50%时,多遇地震下的阻尼比可比本条1款相应增加0.005;③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阻尼比可取0.05。故Ⅰ错误。
(2)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第7.6.1条规定,偏心支撑框架中的支撑斜杆,应至少有一端与梁连接,并在支撑与梁交点和柱之间或支撑同一跨内另一支撑与梁交点之间形成消能梁段。超过50m的钢结构采用偏心支撑框架时,顶层可采用中心支撑。故Ⅱ正确。
(3)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第3.4.2条规定,钢框架柱应至少延伸至计算嵌固端以下一层,并且宜采用钢骨混凝土柱,以下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基础埋深宜一致。故Ⅲ正确。
(4)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第3.2.2条规定,无倾覆力矩说法。故Ⅳ错。
某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平面和竖向均规则。首层层高4.5m,2层及以上层高均为4.2m,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占45%。
假定,底层框架某边柱抗震等级为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比设计值为N=10500kN,柱剪跨比大于2,以轴压比限值为控制标准估算柱截面。对钢筋混凝土方柱(边长为a1)与型钢混凝土方柱(边长为a2)两种方案进行比较,型钢混凝土柱的含钢率取5%。试问,当型钢混凝土柱取与混凝土柱相同的轴压比限值时,a1(mm)、a2(mm)的取值,与下列何项最为接近?( )
提示:①不考虑提高轴压比限制的措施;②fa=205N/mm2,fc=19.1N/mm2。
某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平面和竖向均规则。首层层高4.5m,2层及以上层高均为4.2m,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占45%。
假定,该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试问,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相关规定,该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的等级选下列何项,方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要求?( )
某8层民用钢框架结构,平面规则,剖面如题图所示。首层层高7.2m,二层及以上楼层层高均为4.2m,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假定,方案调整后,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15500kN,G2-7=14900kN,G8=14500kN,首层抗侧刚度控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已知:多遇地震作用下,首层x向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1=2350kN。试问,进行结构整体稳定性验算时,满足规范对楼层抗侧刚度限制规定的首层x向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层间位移最大值(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某8层民用钢框架结构,平面规则,剖面如题图所示。首层层高7.2m,二层及以上楼层层高均为4.2m,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假定,房屋集中在楼盖和楼面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1=11500kN,G2-7=11000kN,G8=10800kN,考虑非承重墙体刚度影响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2.0s(x向),结构阻尼比为0.04。方案设计时,采用底部剪力法估算x向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试问,该估算值FE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某8层民用钢框架结构,平面规则,剖面如题图所示。首层层高7.2m,二层及以上楼层层高均为4.2m,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假定,该结构转换梁为箱形截面,采用Q345钢,多遇地需作用组合下,截面承载力无余量,轴压力设计值N=0,试问,根据规范规程相关的宽厚比限值要求,梁截面腹板最大容许宽厚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作答。
某电梯试验塔顶部兼城市观光厅,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共11层,1~10层层高均为5.0m,顶层观光层层高为8m,塔高58m,平面如题图所示。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标准层平面图
11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该结构按民用建筑标准进行抗震、抗风设计时,下列何项观点不符合现行规范、规程的相关规定?( )
某电梯试验塔顶部兼城市观光厅,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共11层,1~10层层高均为5.0m,顶层观光层层高为8m,塔高58m,平面如题图所示。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标准层平面图
11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假定按刚性楼盖计算,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x向规定水平力作用下,屋面层部分观测点的弹性水平位移(x向)计算值(mm)见下表。
试问,判别结构扭转规则时,屋面层弹性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与平均值的比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某多层办公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桩直径600mm,其中一个4桩承台基础的平、剖面及土层分布如题5~7图所示。
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假定,承台受到单向偏心荷载作用,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作用于承台底面标高处的竖向压力Fk+Gk=4000kN,弯矩Mk=1200kN·m,水平力Vk=300kN,承台高度800mm。试问,基桩所承受最大竖向力标准值N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某多层办公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桩直径600mm,其中一个4桩承台基础的平、剖面及土层分布如题5~7图所示。
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假定,桩基设计为乙级,钻孔桩桩身纵向钢筋配筋率为0.71%,配筋构造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有关要求,建筑物对水平位移敏感。依据《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进行桩承载力水平静载试验,试验统计结果如下:试桩地面处的水平位移为6mm时,所对应的单桩水平承载力为75kN;试桩地面处的水平位移为10mm时,所对应的单桩水平荷载为120kN。试问,当验算地震作用组合桩基的水平承载力时,单桩水平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Rha,E(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某多层办公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桩直径600mm,其中一个4桩承台基础的平、剖面及土层分布如题5~7图所示。
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试问,初步设计时,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之间的经验关系,估算得到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