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有下列主张:
Ⅰ.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且抗震设防烈度低于8度时,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影响。
Ⅱ.对砌体房屋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承载的验算。
Ⅲ.地基中存在震陷软土时,震陷软土范围内,桩的纵向配筋应与桩顶部相同,箍筋应加强。
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桩)的质量稳定性优于沉管灌注桩,适用于抗震设防8度以内适合施工的PC桩。
试问,上述主张中哪些是正确的?( )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1.7条第1款规定,对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情况,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①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②非全新世活动断裂;③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分别大于60m和90m。故Ⅰ正确。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2.1条第2款规定,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下列建筑:①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②砌体房屋;③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④基础荷载与③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屋。注:软弱黏性土层指7度、8度和9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小于80、100和120kPa的土层。Ⅱ中缺少前提条件“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土层”,故Ⅱ错误。
(3)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4.5条规定,液化土和震陷软土中桩的配筋范围,应自桩顶至液化深度以下符合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所要求的深度,其纵向钢筋应与桩顶部相同,箍筋应加粗和加密。故Ⅲ正确。
(4)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3.3.2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地区,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PS)。第3.3.2条条文说明规定,预应力管桩不存在缩颈、夹泥等质量问题,其质量稳定性优于沉管灌注桩。故Ⅳ错误。
某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平面和竖向均规则。首层层高4.5m,2层及以上层高均为4.2m,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占45%。
假定,底层框架某边柱抗震等级为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比设计值为N=10500kN,柱剪跨比大于2,以轴压比限值为控制标准估算柱截面。对钢筋混凝土方柱(边长为a1)与型钢混凝土方柱(边长为a2)两种方案进行比较,型钢混凝土柱的含钢率取5%。试问,当型钢混凝土柱取与混凝土柱相同的轴压比限值时,a1(mm)、a2(mm)的取值,与下列何项最为接近?( )
提示:①不考虑提高轴压比限制的措施;②fa=205N/mm2,fc=19.1N/mm2。
某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平面和竖向均规则。首层层高4.5m,2层及以上层高均为4.2m,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占45%。
假定,该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试问,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相关规定,该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的等级选下列何项,方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要求?( )
某8层民用钢框架结构,平面规则,剖面如题图所示。首层层高7.2m,二层及以上楼层层高均为4.2m,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假定,方案调整后,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15500kN,G2-7=14900kN,G8=14500kN,首层抗侧刚度控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已知:多遇地震作用下,首层x向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1=2350kN。试问,进行结构整体稳定性验算时,满足规范对楼层抗侧刚度限制规定的首层x向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层间位移最大值(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某8层民用钢框架结构,平面规则,剖面如题图所示。首层层高7.2m,二层及以上楼层层高均为4.2m,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假定,房屋集中在楼盖和楼面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1=11500kN,G2-7=11000kN,G8=10800kN,考虑非承重墙体刚度影响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2.0s(x向),结构阻尼比为0.04。方案设计时,采用底部剪力法估算x向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试问,该估算值FE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某8层民用钢框架结构,平面规则,剖面如题图所示。首层层高7.2m,二层及以上楼层层高均为4.2m,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假定,该结构转换梁为箱形截面,采用Q345钢,多遇地需作用组合下,截面承载力无余量,轴压力设计值N=0,试问,根据规范规程相关的宽厚比限值要求,梁截面腹板最大容许宽厚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作答。
某电梯试验塔顶部兼城市观光厅,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共11层,1~10层层高均为5.0m,顶层观光层层高为8m,塔高58m,平面如题图所示。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标准层平面图
11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该结构按民用建筑标准进行抗震、抗风设计时,下列何项观点不符合现行规范、规程的相关规定?( )
某电梯试验塔顶部兼城市观光厅,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共11层,1~10层层高均为5.0m,顶层观光层层高为8m,塔高58m,平面如题图所示。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标准层平面图
11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假定按刚性楼盖计算,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x向规定水平力作用下,屋面层部分观测点的弹性水平位移(x向)计算值(mm)见下表。
试问,判别结构扭转规则时,屋面层弹性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与平均值的比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某多层办公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桩直径600mm,其中一个4桩承台基础的平、剖面及土层分布如题5~7图所示。
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假定,承台受到单向偏心荷载作用,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作用于承台底面标高处的竖向压力Fk+Gk=4000kN,弯矩Mk=1200kN·m,水平力Vk=300kN,承台高度800mm。试问,基桩所承受最大竖向力标准值N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某多层办公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桩直径600mm,其中一个4桩承台基础的平、剖面及土层分布如题5~7图所示。
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假定,桩基设计为乙级,钻孔桩桩身纵向钢筋配筋率为0.71%,配筋构造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有关要求,建筑物对水平位移敏感。依据《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进行桩承载力水平静载试验,试验统计结果如下:试桩地面处的水平位移为6mm时,所对应的单桩水平承载力为75kN;试桩地面处的水平位移为10mm时,所对应的单桩水平荷载为120kN。试问,当验算地震作用组合桩基的水平承载力时,单桩水平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Rha,E(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某多层办公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桩直径600mm,其中一个4桩承台基础的平、剖面及土层分布如题5~7图所示。
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试问,初步设计时,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之间的经验关系,估算得到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