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案例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外表一般,学习成绩中等。母亲反映求助者平时为人谦和,懂事听话,但近来明显脾气暴躁,与同学和邻居产生严重的矛盾,遂强行将其带来咨询。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心理咨询师:你妈妈希望我帮助你,你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都是我们学校那些女同学闹的,你还是去帮帮她们吧。心理咨询师:你能具体说说你们学校那些女同学闹了什么吗?求助者:我……(沉默)我都不好意思说。心理咨询师:是这样的,我们有职业要求,为你所说的保密,我会按照职业要求去做,你可以把你内心的想法告诉我,我一定为你保密。求助者:好吧,那我就告诉你。我是学校有名的“帅哥”,我想考大学,不想在中学就谈恋爱,可总有女同学追我,赶都赶不走,我很烦。心理咨询师:你是怎么知道总有女同学喜欢你的呢?求助者:我们学校是重点中学,女生很多,因为我是“帅哥”啊,走在路上,所有女生都使劲朝我笑,还嘘寒问暖的,连上课时我都能听见女生在议论我。我让她们别烦我,可这些人死活不承认。我去找老师反映情况,可老师不好好管教这些女生,反而让我去看病,这叫什么事啊!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求助者:还有很多呢,我们楼上有一个女孩,都上大学了吧,也追我。特别过分的是那天我们家去郊游,这个女孩居然追到那里。我冲上去说了她,可她却不承认,险些打了起来。我报警了,警察来了没管她,反而说我。现在弄得我都没法上学了,为这些事烦得我睡不着。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请问你去精神科做过检查吗?求助者:我又没有精神病,到精神科做什么检查啊!

  • A.真性幻听
  • B.行为异常
  • C.假性幻听
  • D.思维异常
答案: A
本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参与性技术的掌握情况。常见的参与性技术包括:倾听、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鼓励和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开放式提问通常使用“什么”“如何”等词来发问,让求助者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的说明;而封闭式提问是指事先对求助者的情况有一种固定假设,而期望得到的回答只是印证这种假设的正确与否。封闭式询问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不利于话题展开。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为了印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可用封闭式提问。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摄入性会谈是指通过会谈了解求助者的客观背景资料,了解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家庭状况、求助者当前的感受、状态、咨询动机和期望等。在本案例中,咨询师说“你能具体说说你们学校那些女同学闹了什么吗?”属于开放式提问,同时也属于具体化技术,由于该对话发生在咨询初始阶段,故属于摄入性谈话,旨在了解求助者前来咨询的原因。选项B的“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属于影响性技术,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常见的矛盾有:(1)言行不一致;(2)理想与现实不一致;(3)前后言语不一致;(4)求助者、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保密原则的掌握情况。心理咨询师应该在初诊接待及其他必要的时候,向求助者说明保密范围及保密例外。保密原则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需要心理咨询师保密的内容包括: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在没有征得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师不得随意透露上述信息;心理咨询师也不得随意打探求助者与咨询无关的个人隐私。保密例外情况包括: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心理咨询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如报告虐待儿童、老人等;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当遇到以上保密例外情况时,心理咨询师应将泄密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遵守保密原则不仅是尊重求助者的自主性,而且体现了心理咨询师的诚信,可以避免对求助者造成伤害,同时使求助者获得安全感,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不好意思说有很多女生“喜欢”他,心理咨询师合理的做法是向求助者介绍保密原则,并对求助者提供的信息予以保密,不对无关人员(如亲属、同事等)泄露相关的信息。在本题中,咨询师说“是这样的……我一定为你保密。"表明咨询师在向求助者介绍保密原则,并向求助者做出承诺予以保密,体现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选项B的保密例外在此处并没有提及。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其中,夸大妄想是指患者夸大自己的能力、财富、地位、权利等;而关系妄想是指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例如,患者会认为马路上陌生人之间的谈话是在议论他,咳嗽吐痰是针对他,是蔑视他,因而拒绝出家门,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钟情妄想则是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反而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被害妄想是指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受妄想的支配可有拒食、控告、逃跑或伤人、自伤等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最后,嫉妒妄想是指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走在路上……议论我。”是属于典型的关系妄想,即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认为“走在路上,所有女生都使劲朝我笑,还嘘寒问暖的,连上课时我都能听见女生在议论我。我让她们别烦我,可这些人死活不承认。"表明求助者将他人普通的见面微笑和寒暄(客观事实)理解为有其他含义(对方喜欢自己),这属于典型的关系妄想和钟情妄想。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妄想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有:幻听(“连上课时我都能听见女生在议论我”)、关系妄想(“走在路上,所有女生都使劲朝我笑,还嘘寒问暖的”)、钟情妄想(“可总有女同学追我,赶都赶不走,我很烦”)、情绪高涨易激惹(“我冲上去说了她,可她却不承认,险些打了起来,我报警了,警察来了没管她,反而说我”)。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说在课上听见女生议论自己最可能是幻听。按幻觉体验的来源,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真性幻觉是指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而假性幻觉则是指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例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能听到声音,因此该求助者的情况属于真性幻听。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其中,夸大妄想是指患者夸大自己的能力、财富、地位、权利等;而关系妄想是指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例如,患者会认为马路上陌生人之间的谈话是在议论他,咳嗽吐痰是针对他,是蔑视他,因而拒绝出家门,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钟情妄想则是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反而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被害妄想是指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受妄想的支配可有拒食、控告、逃跑或伤人、自伤等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最后,嫉妒妄想是指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在本案例中,求助者“特别过分的是那天我们家去郊游,这个女孩居然追到那里……”是属于典型的关系妄想和钟情妄想。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自知力概念的掌握情况。所谓对症状的“自知”是指求助者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以及对这些异常做怎样的解释。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例如,神经症患者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要求治疗,医学上称为自知力完整。精神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甚至拒绝治疗,对此,医学上称为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凡经过治疗,随着病情好转、显著好转或痊愈,患者的自知力也逐渐。恢复。由此可知,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存在思维障碍(钟情妄想、关系妄想)和幻觉(幻听),精神活动脱离现实,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丧失(“求助者平时为人谦和,懂事听话,但近来明显脾气暴躁,与同学和邻居产生严重的矛盾”),自知力基本丧失且被动求治(“我又没有精神病,到精神科做什么检查啊!”,“遂强行将其带来咨询”),因此,基本可以诊断该求助者自知力丧失,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及时转介。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妄想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有:感知异常出现幻听症状(“连上课时我都能听见女生在议论我”)、出现妄想症状(关系妄想、钟情妄想)、行为冲动易激惹(“我冲上去说了她,可她却不承认,险些打了起来,我报警了,警察来了没管她,反而说我”)。但求助者并没有出现忌妒妄想,故选项B错误。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区别的掌握情况。心理问题可分为两大类: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心理异常是指各类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如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躁狂症以及其他各类精神障碍;而心理正常又可以分为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有三种类型:(1)一般心理问题;(2)严重心理问题;(3)部分疑似神经症的心理问题。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存在思维障碍(钟情妄想、关系妄想)、幻觉(幻听),情绪高涨易激惹,精神活动脱离现实,自知力基本丧失且被动求治(

更新时间:2022-05-02 23:42
纠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公道可以分为(  )。

  • A.公道的行为
  • B.公道的制度
  • C.公道的机会
  • D.公道的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

  • A.体验自由感
  • B.潜意识意识化
  • C.建立好习惯
  • D.消除自我失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 )。单选

  • A.容易回忆往事
  • B.孤独感降低
  • C.安全感增加
  • D.趋于激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极力阻止女儿与他人婚外情的关系,导致母女矛盾。求助者痛苦不已,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就想让您帮助我解决女儿恋爱给

我造成的苦恼,我实在太苦恼了,很多次我都不想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与他人存在婚外情的关系,您觉得这样做不对,但女儿不听您的,这让您很痛苦,我也有女儿,我想我女儿要是这样,我也会苦恼的。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就感觉而言,没有苦恼是0,苦恼到极限是100,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苦恼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苦恼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苦恼。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苦恼减少到0,恐怕您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苦恼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将把苦恼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苦恼呢?

求助者:当然是女儿的事让我苦恼啦!我丈夫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我有几次再婚的机会,但都因女儿的原因放弃了。多年来我为了她操碎了心!我希望她懂事听话,将来有出息!可她上中学就早恋,研究生没毕业就跟着现在这个男人跑了,我知道女儿大了,应该谈恋爱!可那个男人有家室啊!我们这种家庭,女儿竟然和别人有婚外情!她有脸做,我都没脸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用!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作为母亲很理解您知道女儿有婚外情产生的苦恼,也能理解您的做法。可您的苦恼是来自女儿的婚外情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否则我怎么会苦恼呢?

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其实不是女儿婚外惰这件事造成了您的苦恼,而是您认为女儿必须听您的话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想法就能消除苦恼等情绪。

求助者:我有点不明白!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是母亲,女儿必须听您的话!

求助者:对呀,她应该听我的啊!

心理咨询师:因此您信奉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呀!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的,当年您做女儿时,您肯定听您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啊……不对(沉默)

当年我妈说的话,对的,我听了,错的,我没听。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过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而现在又说了您妈说的话,对的您听了,错的您没听。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根据埃利斯的理论,求助者产生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单选

  • A.无法接受女儿的婚外感情
  • B.女儿必须听我的话的绝对化要求
  • C.无力劝阻女儿恋爱的无奈
  • D.女儿恋爱后气愤伤心但无能为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适应压力的过程中,人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以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说明其处在“一般适应症候群”的( )。单选

  • A.警觉阶段
  • B.搏斗阶段
  • C.衰竭阶段
  • D.结束阶段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一名学生因考试失利而躲在宿舍里不敢外出见人,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评定标准,该学生社会功能损害的评分为( )单选

  • A.l~2 分
  • B.2~3 分
  • C.3~4 分
  • D.6 分以上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健康心理咨询主要针对那些( )进行。多选

  • A.有精神疾病的人
  • B.心理不健康的人
  • C.没有精神疾病的人
  • D.心理健康的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修饰性反问是一种( )单选

  • A.无法验证的问题
  • B.正确的提问方式
  • C.不必回答的问题
  • D.开放式提问方式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 )。多选

  • A.目标的吸引力
  • B.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 C.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 D.个体的情绪状态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态度转变的“认知失调论”的提出者是( )。单选

  • A.詹姆士
  • B.海德
  • C.费斯廷格
  • D.凯利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