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55岁,退休工人,初中文化程度。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求助者家中兄妹6人,他排行第3,小时候他认为父母偏心,有好吃的都留给弟妹。初中毕业时和别的同学一起“上山下乡”,插队到农村。在农村劳动时,不慎受伤,求助者觉得自己很倒霉。后来有同学先期回城了,求助者怪自己的父母没有本事,不能将自己弄回城里。后来求助者终于回城当了工人,看到自己的同学有的考上了大学,求助者就责怪父母不支持自己考学,自己还得帮父母养育弟妹,心中很不痛快。求助者的哥哥姐姐顺利结婚了,求助者开始谈恋爱,但谈了多次,都以失败告终。求助者怪自己家庭中兄弟姐妹多,家中经济条件差。由于岁数大未婚,被单位同事戏称“老青年”,求助者愤愤不平,但很无奈。求助者的家人纷纷劝其不要条件太高,求助者恨自己命不好,在40岁时无奈地结婚。求助者所在工厂不景气,在45岁时就被买断工龄。虽然得到一笔钱,但求助者因失去工作始终高兴不起来,认为自己实在是倒霉透顶,一直郁郁寡欢。几年前求助者的女儿出车祸,被撞断了腿,求助者认为自己的霉运还没有过去。半年前求助者的妻子患了癌症,他认为老天对自己实在太不公平。在妻子女儿的劝说下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体质较差,父母对其很照顾,但家中兄弟姐妹多,经济条件差。求助者曾多次谈恋爱,但大多都因嫌弃女方容貌等条件不好而失败。多年来求助者内心痛苦,烦恼,没有什么想干的,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总是闷闷不乐,经常借酒消愁。身体状况、人际关系等一般。经常不参加家庭、同学、同事间的聚会,就是春节也不愿与家人团聚。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本案例中,求助者遇到的负性生活事件有哪些?(10分)
2.本案例中,求助者的认知及特点是什么?(1 5分)
3.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1 5分)
4.对该求助者可以考虑哪些诊断?(20分)
5.按照贝克的观点,求助者的认知曲解有哪些?(1 0分)
6.咨询中面对求助者的种种不幸,咨询师在共情中应注意什么?(1 0分)
7.咨询师使用了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请简述该疗法的具体程序。(10分)
8.如果咨询师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帮助求助者,请简述该疗法的过程。(10分)
1.答:
(1)在农村劳动时受伤。(2.5分)
(2)45岁时工厂不景气,被买断工龄。(2.5分)
(3)几年前女儿车祸被撞断腿。(2.5分)
(4)半年前妻子患癌症。(2.5分)
2.答:
(1)求助者被买断工龄,失去工作,便认为“自己实在是倒霉透顶” (2分),反映其
“以偏概全”的不合理认知特点。(4分)
(2)求助者因女儿出车祸被撞断腿,便认为自己的霉运还没有过去(3分),反映其“糟
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6分)
3.答:
(1)生物学因素:男,55岁,自幼体质较弱。(2分)
(2)社会性因素:
1)农村劳动时受伤。(1分)
2)45岁被买断工龄。(1分)
3)女儿车祸被撞断腿。(1分)
4)妻子患癌症。(1分)
5)家中经济条件差。(1分)
(3)心理因素:
1)存在不良归因倾向。(2分)
2)存在不合理认知倾向。(2分)
3)存在不良人格特点。(2分)
4)对他人及家庭持久的偏见。(2分)
4.答:
(1)严重心理问题。(6分)
(2)抑郁性神经症。(8分)
(3)(偏执型)人格障碍。(6分)
5.答:
(1)主观推断。(2.5分)
(2)选择性概括。(2.5分)
(3)个性化。(2.5分)
(4)夸大和缩小。(2.5分)
6.答:
(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2分)
(2)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2分)
(3)要善于把握角色。(2分)
(4)善于使用躯体语言。(2分)
(5)应验证是否与求助者共情。(2分)
7.答:
(1)通过角色扮演和想象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认知。(2分)
(2)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2分)
(3)教给求助者察觉哪些他们在压力情境下产生的引发焦虑的认知。(2分)
(4)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这些想法。(2分)
(5)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2分)
8.答:
(1)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1分)
(2)第二阶段: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1分)
(3)第三阶段: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1分)
(4)第四阶段: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1分)
心理治疗的过程大部分发生在这一阶段和下一阶段。(1分)
(5)第五阶段: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带有一些迟疑。(1分)
(6)第六阶段: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
协调一致。(1分)在这一阶段,常常会看到求助者流泪或眼睛湿润。(1分)
(7)第七阶段:在此阶段,求助者对治疗条件的作用,如关注、接纳等已不再看得那么重要。他几乎可以不需要咨询师就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2分)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公道可以分为( )。
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
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 )。单选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极力阻止女儿与他人婚外情的关系,导致母女矛盾。求助者痛苦不已,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就想让您帮助我解决女儿恋爱给
我造成的苦恼,我实在太苦恼了,很多次我都不想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与他人存在婚外情的关系,您觉得这样做不对,但女儿不听您的,这让您很痛苦,我也有女儿,我想我女儿要是这样,我也会苦恼的。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就感觉而言,没有苦恼是0,苦恼到极限是100,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苦恼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苦恼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苦恼。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苦恼减少到0,恐怕您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苦恼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将把苦恼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苦恼呢?
求助者:当然是女儿的事让我苦恼啦!我丈夫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我有几次再婚的机会,但都因女儿的原因放弃了。多年来我为了她操碎了心!我希望她懂事听话,将来有出息!可她上中学就早恋,研究生没毕业就跟着现在这个男人跑了,我知道女儿大了,应该谈恋爱!可那个男人有家室啊!我们这种家庭,女儿竟然和别人有婚外情!她有脸做,我都没脸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用!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作为母亲很理解您知道女儿有婚外情产生的苦恼,也能理解您的做法。可您的苦恼是来自女儿的婚外情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否则我怎么会苦恼呢?
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其实不是女儿婚外惰这件事造成了您的苦恼,而是您认为女儿必须听您的话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想法就能消除苦恼等情绪。
求助者:我有点不明白!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是母亲,女儿必须听您的话!
求助者:对呀,她应该听我的啊!
心理咨询师:因此您信奉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呀!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的,当年您做女儿时,您肯定听您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啊……不对(沉默)
当年我妈说的话,对的,我听了,错的,我没听。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过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而现在又说了您妈说的话,对的您听了,错的您没听。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根据埃利斯的理论,求助者产生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单选
一名学生因考试失利而躲在宿舍里不敢外出见人,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评定标准,该学生社会功能损害的评分为( )单选
健康心理咨询主要针对那些( )进行。多选
修饰性反问是一种( )单选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 )。多选
态度转变的“认知失调论”的提出者是( )。单选
心境的特点包括( )。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