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眼镜店张贴有“验光费30元,配镜验光免费”的告示。李某验光后没有配镜,就应否付费与陈某发生争执,但最终还是付了款。李某忿忿不平,在多个微信群称陈某的眼镜店是“黑店”,王某将微信截图转发到朋友圈。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零二十五条第二项规定:“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李某恶意造谣陈某眼镜店是“黑店”,侵害了眼镜店的名誉权。即使王某属于舆论监督,但其并未合理审核李某发送的消息,导致更多的人误解眼镜店,也构成侵权。
C项错误,重大误解是指由于行为人在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以及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方面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情况下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题中,就“验光费30元,配镜验光免费”这一告示,李某并未产生任何误解,不构成重大误解。
D项错误,《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首先,显失公平是指民事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题中,陈某眼镜店的告示并未使自身享受过多权利,也未使李某承担过多义务,并不显失公平。其次,即使李某付费的行为显失公平,该行为也不是陈某利用李某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下成立的,不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李某的付费行为有效。
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如果说建筑是她的脊梁,环境是她的容貌,那市民的文明素质就是她的________。而文化作为承载文明的基石,特别是当跨越时空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被重新________,转化为现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养成时,那她________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文明,也增强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立足世界的文化底气和骨气。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根据下列统计图回答问题。
1956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为( ?)。
一个容器内有若干克盐水。往容器内加入一些水,溶液的浓度变为3%,再加入同样多的水,溶液的浓度为2%,问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
许多人在拍照时喜欢摆出“剪刀手”动作。对此,有人认为,如果手离镜头足够近,相机分辨率足够高,拍出的照片一旦上网,黑客就能通过照片放大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将照片中的人物指纹信息还原出来。这会让指纹认证及个人身份信息无密可保。因此,拍照时摆出“剪刀手”动作存在安全风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540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死亡人口966万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69395万人,同比增加327万人,女性人口66009万人,同比增加342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71182万人,同比增加2103万人;乡镇人口64222万人,同比减少1434万人。
201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8万人;乡村就业人员39602万人。
2012年末,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22287万人,占总人口的16.5%。15-5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占总人口的68.2%;60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
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其中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
2012年,中国大陆1-14岁(含不满15周岁)的人口数量为()
关于知识产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有的地质学家认为,如果地球的未勘探地区中单位面积的平均石油储藏量能和已勘探地区一样的话,那么,目前关于地下未开采的能源含量的正确估计因此要乘上一万倍,如果地质学家的这一观点成立,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地球上未勘探地区的总面积是已勘探地区的一万倍。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些是必须假设的? Ⅰ.目前关于地下未开采的能源含量的估计,只限于对已勘探地区 Ⅱ.目前关于地下未开采的能源含量的估计,只限于对石油含量 Ⅲ.未勘探地区中的石油储藏能和已勘探地区一样得到有效的勘探和开采
下列关于河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2005 中国人才报告》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和人才 总量自 90 年代末以来持续下降。1996 年,我国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包括公务员)为 10949 万人,到 2001 年,仅为 7409 万人,平均每年减少 5%以上。到 2003 年底,我国专业技术 人才(含非国有单位)总量为 3268.7 万人。在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一、二、三产业分 别有 135.7 万人、444 万人和 2194.8 万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占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总量的 68.8%,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31.2%。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026 万人,占总数的 7.7%; 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925.9 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33.4%;聘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1475.3 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53.2%。
2002 年,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分别是 15.3%、50.4%、34.3%;从就业人员看,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是 50% , 21%和 29%。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