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27年至1937年,虽然国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至1937年,虽然国民政府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但却努力继承孙中山先生重建国家的遗志。国民政府推行货币改革,用银元代替银两,确立纸币(法币)为合法货币。国民政府以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为后盾,从1928年到1929年,同美、德、英、法、日签订了平等友好的关税协定,根据这些协定列强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陇海铁路在1934年延伸至西安,1936年粤汉铁路竣工,铁路路网从八千公里延伸至一万三千公里。各省公路建设、现代航空、水上轮渡事业都有骄傲的发展。工业化方面,一些轻工业如棉纺织业、面粉制造、钟表、水泥和化工制造等领域也出现颇大的进展。但是,国民政府忽视了古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困苦。国民政府未达成财政均衡,而是靠赤字开支来维持。年复一年的预算不平衡导致了滥发纸币,这在后来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促使1949年国民政府的经济崩溃。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的萌动是国际环境影响的结果,但仅仅是一种萌动,无法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30年代的国民政府,实施一党专政,排斥民众参与,对民主政治进行打压和扼杀。知识分子的讨论只是昙花一现的理论喧嚣。政府的“贫困化”也是制约这次现代化发展的因素。这种“贫困化”不仅是财政上的破落,更是中央权威的缺失。国民政府是形式上的全国统一政权,但内部帮派林立、战乱不断,难有权威和效力。同一时期苏联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恰恰得益于建立了强有力的政府。
——秦正为《萌动与选择: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走向》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归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主要成就,概括其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分析这次现代化运动仅停留在“萌动”状态的原因。
(1)成就:成功进行币制改革,统一了货币;实现关税自主;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轻工业等领域有较快发展。
问题:忽视农村社会改革的实际;实行不负责任的财政赤字政策。
(2)原因:国民政府实行一党专制,导致政府缺乏权威,脱离人民群众;官僚资本的压榨;社会动荡不安;受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重病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
在我国历史上,传统音乐与外族音乐、北方与南方音乐进行广泛交流的时期是()。
下列哪部歌剧是瓦格纳的作品()
乐器“缶”的制作材料属于( )。
隋唐至宋,在宫廷宴饮时娱乐欣赏的音乐称为()。
双簧管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