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某轮船上发生原因不明肺炎的暴发流行。出港时船上共有350名乘客,2月份第一周(1~7日)中,船上有30人发生肺炎,其中一半很快死亡。接下来的一周内又有20人发病,但没有死亡病例,假设该病病程约为1个月。
发病率是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分子是一定时期的新发病例数,分母为同时期暴露人口数。本例中,1~14日累计发病为50例,暴露人口数为350人,所以发病率为50/350=0.143;患病率是指特定时点的总人口中,曾患有某病人数(包括新和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本例中7日病例数为30/2=15例,总人数为350-15=335,所以患病率为15/335=0.045。14日病例数为15+20=35例,总人数为350-15=335,所以患病率为35/335=0.104。
男,41岁,右季肋部砸伤1小时,面色苍白、烦躁、四肢湿冷、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血压90/60mmHg
女,70岁,绞窄性肠梗阻4小时,发热寒战,体温39.8℃,血压85/50mmHg
女,29岁,咳嗽、黄痰,黏稠伴高热(体温39℃),周身不适2天,曾肌注氟美松及抗感冒剂,热退,第4天右胸吸气性疼痛,体温升至39.5℃,顿咳,痰有异味,X线胸片:右下肺高密度片状影最先印象疾病是
女,29岁,咳嗽、黄痰,黏稠伴高热(体温39℃),周身不适2天,曾肌注氟美松及抗感冒剂,热退,第4天右胸吸气性疼痛,体温升至39.5℃,顿咳,痰有异味,X线胸片:右下肺高密度片状影接诊后首选哪类药
女,29岁,咳嗽、黄痰,黏稠伴高热(体温39℃),周身不适2天,曾肌注氟美松及抗感冒剂,热退,第4天右胸吸气性疼痛,体温升至39.5℃,顿咳,痰有异味,X线胸片:右下肺高密度片状影不应首先做哪项检查
女,24岁,发现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3年,发热2周。可闻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有杵状指,足底有无痛性小出血点该病例的诊断为
女,24岁,发现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3年,发热2周。可闻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有杵状指,足底有无痛性小出血点该病例心脏超声检查何项表现对诊断最有意义
女,24岁,发现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3年,发热2周。可闻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有杵状指,足底有无痛性小出血点上例患者心脏检查更为常见的体征是
女,24岁,发现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3年,发热2周。可闻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有杵状指,足底有无痛性小出血点
女,24岁,发现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3年,发热2周。可闻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有杵状指,足底有无痛性小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