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会类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有关实施主体的规定,下列说法

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有关实施主体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 A.必须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才能受委托实施行政处罚
  • B.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政处罚法》中是指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单位
  • C.只有行政机关才能受托实施行政许可
  • D.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政处罚法》中是指依法成立的行政机构
  • E.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是相同的,都是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及受委托的组织
答案: B、D、E
本题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政处罚法》中,既可以是事业组织,也可以是行政机构,还可以是其他组织。所以选项 B、D 说法错误。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存在差别,其中,行政许可中受委托的只能是行政机关。所以选项 E 说法错误

更新时间:2022-01-29 16:57
纠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留存收益筹资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留存收益筹资可以维持公司的控制权结构
  • B.留存收益筹资不会发生筹资费用,因此没有资本成本
  • C.留存收益来源于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和留存于企业的利润
  • D.留存收益筹资有企业的主动选择,也有法律的强制要求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公司资产总额为 9000 万元,其中永久性流动资产为 2400 万元,波动性流动资产为 1600万元,该公司长期资金来源金额为 8100 万元,不考虑其他情形,可以判断该公司的融资策略属于( )。

  • A.期限匹配融资策略
  • B.保守融资策略
  • C.激进融资策略
  • D.风险匹配融资策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公司向银行借款 2000 万元,年利率为 8%,筹资费率为 0.5%,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则该笔借款的资本成本是( )。

  • A.6.00%
  • B.6.03%
  • C.8.00%
  • D.8.04%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甲因急需用钱,以其价值15000元的相机作抵押,分别向乙借款6000元、向丙借款4000元。甲与乙于1月8日签订了相机抵押合同,双方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甲与丙于1月9日签订了相机抵押合同,双方亦未办理抵押物登记。后因甲无力偿还借款,乙、丙行使抵押权,依法拍卖甲的相机,拍卖所得款9000元。下列关于乙、丙对相机拍卖所得款的分配方案中,正确的是( )。

  • A.乙分得5400元、丙分得3600元
  • B.乙分得6000元、丙分得3000元
  • C.乙分得4500元、丙分得4500元
  • D.乙分得5000元、丙分得4000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订购一台生产设备,乙公司委托其控股的丙公司生产该设备并交付给甲公司。甲公司在使用该设备时发现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下列关于甲公司权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 A.甲公司有权请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 B.甲公司有权请求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 C.甲公司有权请求乙、丙公司连带承担违约责任
  • D.甲公司有权请求乙、丙公司按照责任大小按份承担违约责任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朱某对席某的3万元债权已过诉讼时效。按照民法规定,朱某仍享有( )。

  • A.诉权
  • B.胜诉权
  • C.受领权
  • D.处分权
  • E.保全权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关于债的担保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债的担保是以第三人的信用来保障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制度
  • B.债的担保是对债的效力的一种加强和补充,是对债务人信用的一种保证措施
  • C.定金担保属于物的担保的一种特殊形态
  • D.保证担保对于债权人行使权利以保障其利益是十分方便的,该种担保方式不存在不足之处
  • E.纳税担保的担保方式受限,保证.留置.定金等不适用于纳税担保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事实中,能引起民法上债的发生有( )。

  • A.丙因家里临时有事请同事代值夜班
  • B.乙为泄私愤将同事张某沐浴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中
  • C.甲收银员因疏忽少收了顾客徐某30元购物卡
  • D.戊向税务局申报纳税
  • E.丁商场承诺“假一罚十”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 )应当由具有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质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从事,相关文书应由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签字,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 A.纳税申报代理业务
  • B.一般税务咨询业务
  • C.专业税务顾问业务
  • D.税收策划业务
  • E.纳税情况审查业务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民法理论,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 A.侵权行为
  • B.先占行为
  • C.买卖房屋的行为
  • D.无因管理行为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