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工程于2009年取得环评批复,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2年9月建成通车试营运。路线全长160km,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设互通立交6处,特大桥1座,大中小桥若干;服务区4处,收费站6处,养护工区2处。试营运期日平均交通量约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交通量的68%,建设单位委托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环评文件载明:路线在Q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某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实验区内路段长限制在5km之内;实验区内全路段应采取隔声和阻光措施;沿线有声环境敏感点13处(居民点12处和S学校),S学校建筑物为平房,与路肩水平距离30m,应在路肩设置长度不少于180m的声屏障;养护工区、收费站、服务区污水均应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
初步调查表明:工程路线略有调整,实际穿越Q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路段长度为4.5km,全路段建有声屏障(非透明)或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设施;沿线声环境敏感点11处,相比环评阶段减少2处居民点;S学校建筑物与路肩实际水平距离40m,高差未变,周边地形开阔,路肩处建有长度为180m的直立型声屏障;服务区等附属设施均建有污水处理系统,排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设计。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对于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为确定声屏障对S学校的降噪量,应如何布设监测点位?按初步调查结果,污水处理系统能否通过环保验收?说明理由。
对于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调查线路穿越自然保护区的具体位置(或明确出入点桩号)及穿越保护区的功能区,并附线路实际穿越保护区位置图。
(2)调查该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并附功能区划图。
(3)调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重点保护鸟类的种类、种群、分布、保护级别及其生态学(或生物学)特征,栖息地条件(或植被类型、水域条件等)。
(4)调查工程建设及运行对自然保护区结构、功能及重点保护鸟类造成的实际影响。
(5)调查工程采取的声屏障与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措施的具体情况及其有效性(或是否满足环评及批复的要求)。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1)调查沿线声环境敏感点10处居民点的规模、人口分布、与公路的空间位置关系(方位、距离、高差)并附图(本题考查的是沿线实际受影响的居民点,较之前少2个,应为10个)。
(2)调查该地区的主要气象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等。
(3)明确各居民点所处声功能区,调查各居民点的声环境质量现状。
(4)调查工程对沿线受影响居民点采取的降噪措施情况。
(5)选择有代表性的与公路不同距离的居民点进行昼夜监测。
(6)根据对不同距离内或处于不同功能区居民点的监测结果,并结合中期车流量预测情况的分析,对超标敏感点提出进一步采取措施的要求。为确定声屏障对S学校的降噪量,布设监测点位如下:
(1)为确定声屏障对S学校的降噪量,应该在S学校教学楼前1.0m处布点,注意该点应距离地面高度1.2m以上,并与周边反射面保持1.0m以上的距离。
(2)在无声屏障(距离声屏障100m外)的开阔地带,距路肩等距离处布设对照点,监测点和对照点之间距离大于100m。按初步调查结果,不能确定污水处理系统能否通过环保验收。理由如下:
(1)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处理能力与现状处理能力未知,现状处理能力是否达到设计处理能力的75%也未知。
(2)污水处理设施的现状进出水水质与设计进出水水质未知。
(3)污水处理设施的现状处理效率与设计处理效率未知。
(4)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指标未知。
(2021年真题)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焚烧车间采用30t/d回转窑焚烧系统处置有机树脂类废物、医药废物、含有机溶剂废物、精馏残渣和废油等。焚烧烟气经50m高烟囱排放,以下烟气净化措施合理的有( )。
(2017年真题)下列废气治理措施中,适用于治理二氧化硫的措施有( )。
(2017年真题)下列处理烃类废气措施中,属于回收法的有( )。
(2017年真题)下列含铅烟气中,可用碱液吸收法处理的有( )。
(2016年真题)影响吸附法处理废气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
(2016年真题)某企业生产的有机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体积分数约在0.6%,适宜处理该有机废气的方法有( )。
(2015年真题)下列含铅烟气中,可使用碱液吸收法处理的有( )。
(2014年真题)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恶臭治理的方法有( )。
(2021年真题)某钢铁企业拟增建1条180万t/a球团矿项目,其球团焙烧烟气中主要污染因子有( )。
(2021年真题)球团矿钢铁冶炼使用球团矿,特征排放污染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