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构筑物,拟建高度为60m,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方案阶段有如题图所示两种外形平面布置方案。假定,在如图所示的风荷载作用方向两种结构方案的基本自振周期相同。
当估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试问,方案(a)与方案(b)垂直于构筑物表面的单位面积风荷载标准值(kN/m2)之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作答。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2.1条规定,主体结构计算时,风荷载作用面积应取垂直于风向的最大投影面积,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单位面积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ωk=βzμsμzω0
根据已知条件,两个方案中的βz、μz、ω0都相同,仅μs不同。
根据第4.2.3条规定,计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风荷载体型系数μs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对于圆形平面建筑,取μsa=0.8;
对于正多边形,可根据式(4.2.3)计算,得:
故ωka:ωkb=μsa:μsb=0.8:1.22≈1:1.52。
C项最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