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扩建工程的边柱紧邻既有地下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基础采用直径800mm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图为某边柱等边三桩承台基础图,柱截面尺寸为500mm×1000mm,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提示:承台平面形心与三桩形心重合。
假定,地下水位以下的各层土处于饱和状态,②层粉砂A点处的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为16击,题图给出了①、③层粉质黏土的液限WL、塑限WP及含水量WS。试问,下列关于各地基土层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3.11条规定,地基中软弱黏性土层的震陷判别,可采用下列方法。饱和粉质黏土震陷的危害性和抗震陷措施应根据沉降和横向变形大小等因素综合研究确定,8度(0.30g)和9度时,当塑性指数小于15且符合式(4.3.11-1)、(4.3.11-2)规定的饱和粉质黏土可判为震陷性软土。
AC两项:
对①层土,WS=28%<0.9WL=0.9×35.1%=31.6%;
对③层土,WS=26.4%<0.9WL=0.9×34.1%=30.7%;
二者均不满足震陷性软土的判别条件。
对①层土,IL=(WS-WP)/(WL-WP)=6/13.1=0.46<0.75;
对③层土,IL=5.9/13.6=0.43<0.75;
两者均不满足式(4.3.11-2)的要求,因此也可以判断AC两项不正确。
B项:
对②层粉砂中的A点,根据第4.3.4条式(4.3.4)计算:
因此A点处的粉砂可判为液化土,B项正确。
D项:
由于du=4m,dw=2m,db=2m,d0=8m,则
du=4<d0+db-2=8+2-2=8m;dw=2<d0+db-3=8+2-3=7m
du+dw=6<1.5d0+2db-4.5=12+4-4.5=11.5m,
根据第4.3.3条第3款可知,浅埋天然地基的建筑,可不考虑液化影响的条件均不满足,D项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