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会类高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财政赤字占同年GDP比重,反映当年国债的净流量规模,表现为

.财政赤字占同年GDP比重,反映当年国债的净流量规模,表现为未清偿国债的增长额。

1998年我国财政预算内账面赤字为960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的1.2%,这一比例并不高,但须指出的是我国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与国际通行的做法相比存在差异,主要是利息支出列支方式不同。西方国家一般是把利息支出纳入正常预算之内的,而我国目前是把它放在财政预算之外,与国债还本支出一起直接抵冲国债收入,国债收入与国债还本付息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才进入预算,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因此,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应对我国财政赤字计算进行调整,1998年我国国债还本付息支出为2351亿元,其中利息支出约占26.5%(以平均借款期三年,年利率12%)利息支出总额约为623亿元,调整后的财政赤字总额约为1583亿元,占当年GDP比重1.99%,考虑到使赤字进一步扩大的其他因素,这一赤字水平仍然蕴含着一定的风险。

2020年中央政府赤字规模占GDP的比重将从2.8%上升至3.6%。2019~2020年经调整的国家财政赤字如图15-1所示。

财政税收,章节练习,主观题

图15-1经调整的国家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

1.如何正确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2.简述我国关于财政赤字的讨论。

3.试述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预算年度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收支对比有三种结果:收入大于支出有结余;支出大于收入有逆差,即财政赤字;收支相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1)财政平衡不是相对的,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平衡。平衡,不过是某个时点上的平衡。略有结余和略有赤字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2)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静态平衡的主要表现是不加入时间因素,只考察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对比状况。动态平衡则要引入时间因素,考虑年度之间的联系和衔接,研究未来财政收支的发展趋势,研究经济周期对财政的影响以及财政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以求得一个时期的内在平衡。

(3)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财政状况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综合反映,财政收支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财政政策又是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研究财政平衡,才能分析财政平衡状况的原因和后果,探求改善财政状况的对策,从而运用财政政策有效地调节经济运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以及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4)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财政已成为相对独立的财政主体,在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分立的情况下,一定要分别考察中央预算的平衡与地方预算的平衡。

(5)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预算赤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赤字;决算赤字是指预算执行结果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赤字;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识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

(6)真实平衡与虚假平衡。研究财政平衡还必须密切注意财政平衡的真实性,因为有时也可能出现虚假的平衡,即假平衡却是真赤字。虚假平衡主要表现为由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形成的“财政性挂账”。财政虚假平衡有较大的错觉,即在实际上已存在赤字的情况下,还可能误认为财政状况良好,从而导致决策上的失误。

2.

(1)对于财政赤字的讨论,首先是从对财政赤字口径的讨论开始的。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的财政赤字应是小口径的所谓硬赤字,而债务不同于赤字。主要理由是以财政收入有无物资保证为标准,认为债务是国民收入的转移,是有物资保证的,可以同经常收入一样安排支出。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我国当时的财政赤字口径是不规范的,债务也应计入财政赤字。因为借债毕竟是要还本付息的,而且一般是以新债还旧债,未偿债务积累越大,付息越多,因而当年虽增加财政收入,却会给以后财政,年度形成拖累。把债务计入赤字,对研究财政平衡有积极意义,并可以同国际口径进行对比分析。

(2)关于我国财政赤字形成的原因的分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传统体制下主要导源于急于求成,基建规模过大;改革开放后,由于预算内投资比重的下降,这个因素仍继续存在,但影响力减弱,而改革的成本则成为产生赤字的主要原因。经济体制改革本应提高经济效益,为财政提供更为充裕的收入,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甚至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由于改革不到位,分配机制不完善,经济秩序不正常,税收流失严重,财政支出压不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会加剧财政为支持改革而付出的代价。另一种关于财政赤字成因讨论的观点,涉及到我国财政赤字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的问题。说财政赤字是内生变量,是指财政赤字是由经济体系内部的各种经济变量以及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形成的,是政府或财政部门决定不了的,或者说是被逼出来的。说财政赤字是外生变量,是指财政赤字不是来自经济运行内部因素,而是政府实施某种政策而产生的。

(3)关于对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的看法,则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原因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财政赤字有百害而无一利,诸如导致通货膨胀,形成虚假购买力,加剧消费与积累比例的失调等,认为消灭赤字是决心和魄力问题,只要有决心和魄力,比如将所有重大建设项目停止一年,等到财政平衡后再重新开始,一年就可以消灭赤字。另一种意见认为,上述主张过分绝对化,无法解释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现实。因而主张对财政赤字的利弊不能一概而论,对财政赤字是否导致通货膨胀,是否扩大总需求等都要进行具体的分析。连年的巨额赤字的危害,是不能否认的,但也要看到,在一定条件下,财政赤字也有积极作用的一面。从我国实践经验来考察,结论也应是利弊兼备,而利大于弊。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有的人提出财政赤字既是财政困难的表现,但从积极的方面看,财政赤字也是一种财政政策,是财政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如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就起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我国财政赤字的理论研究在深化,将会逐步形成密切结合中国实际的完备理论体系。

3.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下列手段都可以被政府用来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但在现实中,财政赤字的成因及类型不同,每一种手段的适用范围,要根据对经济发展可能的影响和作用来选择。

(1)财政发行

财政发行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为了政府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加的货币发行。与财政发行相对应的货币发行是经济发行。经济发行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增加的货币发行。一般来说,经济发行是通过信用渠道实现的,是货币发行的正常方式。财政发行通常是超过经济运行正常需要量而增发的货币量,是通过政府支出渠道实现的。在一定条件下,财政透支也会造成财政发行。

无论是经济发行还是财政发行,都具有扩张社会经济需求的作用。但经济发行的原动力是经济发展对货币流通量的需要,适度的经济发行一般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而财政发行则不然,其发行的原动力是为了弥补赤字的非市场需求,容易引起通货膨胀。财政发行在经济实践中,只是在计划经济或者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下,通过银行代理国库制度才做到的。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各国政府一般不采取财政发行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

(2)财政透支

财政透支是指政府财政在其银行的账户支取的款项超过其存款的数额。这是政府弥补赤字最不得已的手段。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银行代理国库制度,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通过银行的账户办理的。如果政府是在编制预算时通过财政与信贷的综合平衡有计划地安排财政透支,实际上是用银行的信贷资金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也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但是,如果财政透支的数量过大,时间过长,致使银行无力垫付,或者在财政透支的同时,已经出现了信用膨胀的现象,那么,财政透支必然导致增发纸币发行,这种赤字的货币化,会引起通货膨胀的后果。1994年以前,我国曾经以财政透支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式。从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后,政府不再以财政透支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也不采用财政透支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

(3)动用上年或以前财政结余

累计的财政结余是政府执行预算收大于支的结果。如果在封闭经济体制并实行银行代理国库的条件下,财政结余在价值形态上表现为银行的财政性存款,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相应的未动用的物资。这时,如果所动用的财政结余是真实的,实际上等于将过去形成的经济需求投入到当前的市场上去,因而对本期的社会需求形成扩张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一般不会产生通货膨胀。由此来看,动用财政结余弥补赤字不失为一种可以选择的手段。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世界上国际经济交往日益扩大,各个国家的经济很难在封闭的状态下运行,况且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大部分年份出现财政结余很少。因此,靠动用财政结余弥补赤字缺乏基础。并且,在动用财政结余弥补财政赤字时,也要考虑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4)发行公债

通过债务收入来弥补财政赤字,其实质是在现有的社会需求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使债权人将其货币购买力暂时有偿地让渡给政府。因此,如果不考虑政府的债务负担问题的话,若通过发行公债,以债务收入来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对社会总需求产生扩张性的冲击,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但在现实操作中,必定要认真考虑到借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可能空间,以及发挥公债使用效率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1-12-24 06:04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不同的物品类型会对物流活动产生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港口的特点有哪些?发展趋势是什么?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论述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铁路信号的分类、视觉信号的基本颜色及显示意义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什么是船舶配载、船舶积载?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我国交通标志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有哪些不同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国内外常见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有哪几种结构型式?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为什么说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城市路网中最容易产生延误和拥堵的关键部位?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现代物流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