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会类高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试论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试论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

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个方面。

①经济性因素。经济性因素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关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说明了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对财政支出规模以及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支出规模的明显例证,是经济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一般高于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

②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a.政局是否稳定。皮科克与威斯曼认为,当一国发生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时,财政支出的规模必然会超常规地扩大,而且事后一般难以降到原来的水平。

b.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首先是与一国的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模式有关,一般而言,倾向于集中的单一制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高一些,倾向于分权的联邦制国家则相对低一些,北欧各国由于政府包办高福利而导致财政支出规模最高。至于行政效率则涉及政府机构的设置问题,若一国的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经费开支必然增多,这是毫无疑问的。

c.政府干预政策。

③社会性因素。社会性因素包括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相应的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失业和贫困救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城镇化等支出的增长压力就大。

比如,我国在尚未实现工业化之前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来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加迫切要求加快城镇化速度,加快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国有企业改革带来大量职工下岗失业等。诸如此类的社会问题,都会对财政支出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构成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

(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为了寻求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不仅要分析影响财政支出的宏观因素,而且要分析和控制影响财政支出的微观因素。

福利经济学对财政支出增长的分析主要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它采用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方法,将市场有效供给原理运用到政府公共物品的供应中,通过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变量,如公共物品的需求、公共物品的成本和价格、公共物品的质量、生产组织形式等,来分析和研究财政支出规模。

实际上,成本—效益分析法、最小费用法等分析方法,不仅是事后考核支出效用的方法,而且也是事前测定经济性支出和非经济性支出项目支出规模的方法,即从具体支出项目支出来分析和控制总财政支出规模。我国近年来财政管理中所采取的编制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及对预算外资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都是从微观管理人手,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控制财政支出规模。

(3)政治决策程序

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可以说财政学是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学,财政是一种与政治联系最紧密的经济问题,因而政治决策必然是确定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

更新时间:2021-12-24 02:35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不同的物品类型会对物流活动产生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港口的特点有哪些?发展趋势是什么?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论述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铁路信号的分类、视觉信号的基本颜色及显示意义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什么是船舶配载、船舶积载?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我国交通标志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有哪些不同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国内外常见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有哪几种结构型式?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为什么说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城市路网中最容易产生延误和拥堵的关键部位?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现代物流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