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政法干警 公安公安基础知识->某派出所按照市局“创新警务管理模式”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行“一

某派出所按照市局“创新警务管理模式”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行“一室”引领“三队”新警务运行机制。所谓“一室”即综合指挥研判室,“三队”即案件队、巡逻队、社区队。研判室依托“警务云”工程,通过信息资源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全天候为巡逻防控、警力部署、精准打击、精准查控提供情报信息服务,实现更加直观的扁平化指挥调度。同时该所还与辖区接壤的相邻火车站铁路派出所建立警务合作机制。小张是该所某社区民警,负责对犯罪嫌疑人吴某(该社区居民)的取保候审执行工作,小张向吴某和保证人周某分别告知了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的各项规定。

民警小张在对吴某的取保候审执行工作中未做好管控,除未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问题,导致社区情报未发挥预知、预测、预警、预防的作用外,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是:

  • A.应更好地利用“新警务运行机制”,加强相关信息的采集、上传和运用
  • B.应对吴某采取电子监控措施,避免其再次失踪
  • C.向案件办理部门反馈不及时,今后应加强沟通联系
  • D.对周某的管理不到位,今后应强化对保证人的管理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A
本题解析:

在此次事件中,民警小张没有充分利用“新警务运行机制”,没有做到各方联动,导致信息收集不及时,不全面。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运用信息资源平台,加强信息的收集整合,故A项正确。对于取保候审的人在提供保证金或保证人后只要遵守规定,可正常生活,对其采取电子监控,没有法律依据,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小张向办案部门反馈不及时或对周某管理不到位,小张向周某和吴某各自告知了相关法律规定,并没有管理不当,故CD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更新时间:2022-01-01 00:15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某日晚20时许,某派出所接市局110指令:称报警人李某的某品牌手机在某饭店吃饭时遗失。李某拨打遗失手机,捡到手机的张某接听,并称可以把李某的手机送还,但需支付劳务费,李某认可。双方在约定地点见面。但在交接时,张某提出加钱,李某不同意,发生争吵,张某一拳将李某鼻子打出血。

在调查时,张某拒绝配合,撕扯民警警服,阻碍执法,造成恶劣影响。张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有:(多选)

  • A.捡拾李某手机
  • B.向李某索要劳务费
  • C.将李某鼻子打出血
  • D.撕扯民警警服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日晚20时许,某派出所接市局110指令:称报警人李某的某品牌手机在某饭店吃饭时遗失。李某拨打遗失手机,捡到手机的张某接听,并称可以把李某的手机送还,但需支付劳务费,李某认可。双方在约定地点见面。但在交接时,张某提出加钱,李某不同意,发生争吵,张某一拳将李某鼻子打出血。

民警接警后出警,根据现场情况,对张某予以治安处罚。下列不属于治安处罚种类的是:(单选)

  • A.训诫
  • B.警告
  • C.罚款
  • D.行政拘留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日晚20时许,某派出所接市局110指令:称报警人李某的某品牌手机在某饭店吃饭时遗失。李某拨打遗失手机,捡到手机的张某接听,并称可以把李某的手机送还,但需支付劳务费,李某认可。双方在约定地点见面。但在交接时,张某提出加钱,李某不同意,发生争吵,张某一拳将李某鼻子打出血。

根据以上情境,判断该警情的类型是:(单选)

  • A.经济纠纷
  • B.紧急求助
  • C.治安案件
  • D.刑事案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6年11月15日,派出所民警接病人家属求助赶赴现场,发现一名疑似精神病人在小区车棚顶上大声叫喊,情绪激动并用砖头砸人,已有两名群众受伤,受伤群众与精神病人家属相互抱怨、推搡,引发大量群众围观造成现场秩序混乱。民警立即疏散围观群众,协调消防部门利用长梯予以救助。街坊杨某开车帮助病人家属将其送至精神病院。杨某在人行道上临时停车,交警以《XX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对杨某予以200元处罚的决定。

交警对杨某交通违法行为处罚的直接依据是地方性法规。根据法的效力原则,法从高到低正确的排序应该是( )。(单选)

  • A.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法律
  • B.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 C.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
  • D.宪法、地方性法规、法律、行政法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6年11月15日,派出所民警接病人家属求助赶赴现场,发现一名疑似精神病人在小区车棚顶上大声叫喊,情绪激动并用砖头砸人,已有两名群众受伤,受伤群众与精神病人家属相互抱怨、推搡,引发大量群众围观造成现场秩序混乱。民警立即疏散围观群众,协调消防部门利用长梯予以救助。街坊杨某开车帮助病人家属将其送至精神病院。杨某在人行道上临时停车,交警以《XX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对杨某予以200元处罚的决定。

交警对杨某的交通违法行为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单选)

  • A.告知杨某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 B.当场填写了处罚决定书并交付给杨某
  • C.将处罚情况第二天报其所属的交警大队备案
  • D.对违法车辆进行查扣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6年11月15日,派出所民警接病人家属求助赶赴现场,发现一名疑似精神病人在小区车棚顶上大声叫喊,情绪激动并用砖头砸人,已有两名群众受伤,受伤群众与精神病人家属相互抱怨、推搡,引发大量群众围观造成现场秩序混乱。民警立即疏散围观群众,协调消防部门利用长梯予以救助。街坊杨某开车帮助病人家属将其送至精神病院。杨某在人行道上临时停车,交警以《XX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对杨某予以200元处罚的决定。

在该警情现场处结的情况下,你作为现场民警,认为下列后续做法错误的是( )。(单选)

  • A.协助家属和精神病院做好该病人的治疗
  • B.将该病人情况转告该社区的民警,提醒其加强走访
  • C.将处置情况报告所领导
  • D.责令病人家属支付伤者人身损害赔偿金
查看答案
多选题

2016年11月15日,派出所民警接病人家属求助赶赴现场,发现一名疑似精神病人在小区车棚顶上大声叫喊,情绪激动并用砖头砸人,已有两名群众受伤,受伤群众与精神病人家属相互抱怨、推搡,引发大量群众围观造成现场秩序混乱。民警立即疏散围观群众,协调消防部门利用长梯予以救助。街坊杨某开车帮助病人家属将其送至精神病院。杨某在人行道上临时停车,交警以《XX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对杨某予以200元处罚的决定。

如果你是现场处置的民警,下列应对措施正确的有( )。(多选)

  • A.将围观群众疏散至较远的安全区域
  • B.劝说围观居民冷静下来,不要鼓噪挑衅刺激病人
  • C.协助消防部门通过长梯救助病人
  • D.给予精神病人家属治安处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资料1:王某与李某分别住在一个单元四楼和三楼。5月24日(周六),王某的儿子过18岁生日,遂邀请8位同学到家一起祝贺。期间大家喝酒唱歌玩的很晚,并且声音很大。三楼的李某在家复习正准备参加考试,被打扰不能安心学习,于是到四楼王某家提出意见,王某儿子及其朋友不听,认为周末在家吃饭娱乐是自己的权力,别人无权干涉。李某先后三次上楼交涉,王某儿子不予理会,第三次因言语不和,二人动起手来,相互造成轻微伤。王某拨打“110”报警。

民警在处理警情时,错误的做法是( )。

  • A.维护现场秩序,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 B.进行现场调查取证,登记知情群众的基本信息
  • C.将事情的处理过程发布在朋友圈中,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
  • D.向110指挥中心报告警情处理结果
查看答案
多选题

资料1:王某与李某分别住在一个单元四楼和三楼。5月24日(周六),王某的儿子过18岁生日,遂邀请8位同学到家一起祝贺。期间大家喝酒唱歌玩的很晚,并且声音很大。三楼的李某在家复习正准备参加考试,被打扰不能安心学习,于是到四楼王某家提出意见,王某儿子及其朋友不听,认为周末在家吃饭娱乐是自己的权力,别人无权干涉。李某先后三次上楼交涉,王某儿子不予理会,第三次因言语不和,二人动起手来,相互造成轻微伤。王某拨打“110”报警。

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双方当时情绪都非常激动,头脑也不太冷静,语言上也不太注意,甚至还在互相斗嘴谩骂,这时民警的正确做法应该有( )。

  • A.分别跟李某和王某儿子了解纠纷发生的原因、经过
  • B.分别对李某和王某儿子进行耐心的批评教育
  • C.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决定进行现场调解并邀请邻居共同参与
  • D.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名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资料1:王某与李某分别住在一个单元四楼和三楼。5月24日(周六),王某的儿子过18岁生日,遂邀请8位同学到家一起祝贺。期间大家喝酒唱歌玩的很晚,并且声音很大。三楼的李某在家复习正准备参加考试,被打扰不能安心学习,于是到四楼王某家提出意见,王某儿子及其朋友不听,认为周末在家吃饭娱乐是自己的权力,别人无权干涉。李某先后三次上楼交涉,王某儿子不予理会,第三次因言语不和,二人动起手来,相互造成轻微伤。王某拨打“110”报警。

作为派出所民警接到110指挥中心出警指令后,下列错误的做法是( )。

  • A.快速赶赴现场
  • B.开启执法记录仪
  • C.到达现场后表明身份,查清情况
  • D.要求双方都珍惜邻里关系,自行和解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