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3年6月10日,该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支付价款和相关税费(不含增值税)总计100万元,购入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8万元,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4年12月末因出现减值迹象,对该设备进行减值测试,预计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55万元,处置费用为13万元;如果继续使用,预计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为59万元。假定计提减值后原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及折旧方法均不变。2015年该生产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万元。
设备2013年-2014年应计提折旧额=(100-8)÷10×1.5=13.8(万元)
2014年末的账面价值=100-13.8=86.2(万元)
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55-13=42(万元),低于预计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59万元,所以2014年末应计提减值准备=86.2-59=27.2(万元)
2015年该设备的账面价值=59万元,2015年该生产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59-8)÷8.5=6(万元)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处置时,原已计提的债权投资减值准备不需要转出。( )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
企业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应当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
企业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且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过程中可供使用或者可对外销售,且为使该部分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实质上已经完成的,应当停止与该部分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
A公司购入B公司5%的股份,取得投资后A公司对B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则A公司不应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
如果企业为延续无形资产持有期间而付出的成本与预期从重新延续中流入企业的未来经济利益相比具有重要性,则从本质上来看是企业获得了一项新的无形资产。( )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前对子公司的报表进行调整时,只需要调整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的差别,不需要对其他的情况进行调整。( )
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如果涉及损益的事项,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然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
下列经济业务事项中,体现重要性要求的有( )。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出法确定履约进度的方法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