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经济学->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与实际经济周期(RBC)对经济波动的根源和传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与实际经济周期(RBC)对经济波动的根源和传导机制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卢卡斯等人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完全信息出发论证了货币政策无效。该论述的中心内容是,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只影响价格水平,而不影响产量;只有未被预期到的货币供给才影响产量。因此,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认为货币因素是经济波动的根源,且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冲击引起了经济波动。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是由于市场分割而造成的信息障碍,即经济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他们的经验和技术通常是不足的,而经济交易又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当事人总是不能得到预期变量的完整和全部信息,而且当事人之间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这种信息障碍也是造成货币非中性的源泉。 (2)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把经济波动看作主要由持续的实际(供给方)冲击引起,而不是由未预见的货币(需求方)冲击引起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供给面而不是需求面冲击是导致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如技术进步引起的生产率冲击,能源价格上升的冲击等。宏观经济会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明显的两个例子是石油危机和农业歉收,还有诸如战争、人口增减、技术革新等。因此,该理论认为经济的波动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其中最常见、最值得分析的是技术的冲击,而且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的动力之源,而总需求冲击如货币供给的变动即使在短期,也是中性的,因此不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是劳动供给的跨时期替代,即在不同时期配置工作时间的意愿。人们在不同时期中劳动投入的比率是由各时期的相对工资决定的,减少相对工资较少的时期的劳动量而增加相对工资较高的时期的劳动量,从而在工作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多收入,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供给对工资的永久性变动很敏感。因此,如果技术冲击是暂时的,使得当期的实际工资暂时地高于标准,那么劳动者将以工作替代闲暇,提供更多的劳动,从而产出和就业均上升,而在预期实际工资较低的未来减少工作。因此,实际工资的变动会带来较大的供给变化。这样,通过跨时劳动替代对外来冲击形成了经济波动。

更新时间:2021-12-08 03:07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