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0元,2012年生 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8 000 件,而社会需要12 000件;同时,该国货币价值下降了20%。 试计算: (1)该商品单位价格应为多少? (2)单位商品价值与价格背离是多少?
(1)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通常有两 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当2012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时: 商品价值=10/(1+25%)=8(元) 社会需要的价值量-8×12 000=96 000(元) 不考虑货币供应变化的价格=96 00018 000=12(元) 货币贬值下单位产品价格=12/(1-20%) =15(元) (2)由(1)可知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5元,单位商品的价值为8元,则单位商品价值与价格偏离是: 价格一价值=15-8=7(元)。
下列有关我国近代民事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在我国颁布的四部宪法中,规定由全国人大行使宪法实施监督权力的有( )。
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朝会审制度类型的有( )。
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都对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法学理论,以下关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论述正确的是( )。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有关民主制度的规定包括( )。
某城市规章规定:“禁止马车进入二环以内的路面。”对此,有人从法学的角度看,解释为:骡车、驴车就可以进入二环内的路面。对于这一解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有( )。
宋朝的折杖法中,折成脊杖的刑种有( )。
下列有关汉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2004年修宪是我国宪政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次修宪过程和修宪内容充分体现了以下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