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经济学->为了应对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美联储20世纪80年初期

为了应对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美联储20世纪80年初期开始紧缩货币供给。这项政策的结果是通货膨胀率从70年代末的11. 3%下降到1983年的3%。另一个结果是3个月期国债的名义利率先是在1981年上升到了14%,然后逐渐下降,最后在1986年下降到了6%。请解释为什么紧缩的货币政策会产生上述名义利率走势。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l)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进而稳 定物价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费雪方程式是反映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关系 的方程。如果用i表示名义利率,r表示实际利率,丌表示通货膨胀率,那么,费 雪方程式可以写为:i=r+π。费雪方程式说明名义利率可以由于两个原因而变动:实际利率变 动或通货膨胀率变动。 (2)美联储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名义利率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在于: ①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由于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要通过影响利率,再影响投资,然后才 能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因而,货币政策的作用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其外 部时滞时间较长。 a.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初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影响较小,但对实际利率影响较大, 如图1-2所示,美联储减少名义货币供给M,在物价一定的情况下,使得实际货币余额减少,从 而实际利率r上升。实际利率大幅度上升,而通货膨胀率在短期下降幅度有限,从而使得名义 利率i=r+π 大幅度上升,1981年上升到了14%。

经济学,历年真题,中国人民大学

b.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后期,货币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得实际利率上升, 但此时通货膨胀率下降的幅度大于实际利率上升的幅度,从而使得名义利率i=r+π下降。 ②货币中性。在短期中,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能够产生影响,导致实际利率上升,产 出下降,但由于滞胀的惯性,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有限,因此实际利率的大幅度上升,导致名义利 率上升。然而在长期中,由于货币中性,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实际 经济变量没有影响,但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同比率变动,通货膨胀率下降,从而导致名义利率 下降。

更新时间:2021-11-30 03:18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