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嫁。②黄:大。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属于“赋、比、兴”中的哪种手法?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2.诗中对桃花的描写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这样写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3.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
1.用了“兴”的手法(或“比兴”)。
借桃花起兴,将女子比作桃花,形容女子貌美如花。
2.第一章借桃花写女子年轻美貌;第二章借桃实表达结婚生子的祝愿;第三章写桃叶祝福婚后生活美满。
这样写使自然与人事融为一体。
3.这是庆贺姑娘出嫁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