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大专学生。下面是心理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大专学生。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请坐。你有什么问题,咱们谈谈吧!
求助者:我心情很不好,总是烦躁不安,提心吊胆,老感到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你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能谈谈心情怎么了吗?是什么让你烦躁不安?
求助者:我原先学习一直很好,一年前因为头痛期末考试没考好,以后一到考试前就紧张、心慌。近一个月来,不愿去教室,在教室里总感到心慌,看书也不能集中注意力。现在人多时感到浑身不舒服,呼吸都感到不顺畅,当众写字手会发抖。很烦躁,睡眠也不好。你说我该怎么办?我不学习没办法毕业,前途就毁了。
心理咨询师:哦,听你说的情况我也很为你着急,本来应该在学校上课,却为此缺课这么多,这让你感到心烦,是吗?
求助者:是的,所以就来求你告诉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我想告诉你,我年轻时也曾考试紧张,所以,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求助者:你能告诉我怎么办吗?
心理咨询师:我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你的情况,然后我们共同讨论下一步怎么办,好吗?

  • A.情感表达
  • B.情感反应
  • C.内容反应
  • D.内容表达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A、B、C、D
本题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症状诊断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症状表现【试题解析】求助者当众写字手发抖并非主观愿望驱使,不是行为症状,而是焦虑的躯体表现,称为“精神运动性不安”。因此答案为B。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症状诊断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症状表现【试题解析】心理学方面的症状一般从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动机兴趣等方面整理。本题主要考察情绪方面症状的识别,案例中求助者的主要情绪在原文中可找到的有“心情不好、烦躁、提心吊胆、紧张、心慌”等,而“紧张、心慌、提心吊胆”正是“焦虑”的情绪表现,另外来访者也是因此感到痛苦才来求助的。而题干要求寻找不包括的症状,因此答案选D。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症状诊断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症状表现【试题解析】心理学方面的症状一般从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动机兴趣等方面整理。本题主要考察行为方面症状的识别,案例中描述求助者“近一个月来,不愿去教室,在教室里总感到心慌,看书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求助行为方面的辨识【试题解析】本题目很简单,首先答案C和D没有提及。而正确答案就可以从资料原文中找到线索:“求助者:是的,所以就来求你告诉我该怎么办”,属于主动求助,答案选A。
【考察重点】对问题症状的“自知力”概念的考察【试题解析】所渭对症状的“自知力”是指求助者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以及对这些异常作怎样的解释。案例中的求助者只有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学习行为的表现有明确的觉知,但没有涉及对这写问题的解释,因此可判断只有答案C符合题意。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的病因诊断【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可从三个方面分析:生理、心理和社会。根据本案例提供的资料,并未提到社会交往方面的原因,故排除选项B和C。案例中提到的心慌、呼吸不畅和浑身不舒服等是由焦虑情绪引起的躯体症状,不是严重的躯体症状,也不是导致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故选择D。
【考察重点】对心理冲突特点的理解和判断【试题解析】心理冲突的变形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二是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本案例求助者因一年前考试失利导致“近一个月来,不愿去教室,在教室里总感到心慌,看书也不能集中注意力。现在人多时感到浑身不舒服,呼吸都感到不顺畅,,当众写字手会发抖”,其焦虑体验与现实处境无密切关系,也没有道德色彩,所以判断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属于变形冲突。故选择B。
【考察重点】在摄入性会谈中提问方式的理解和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术的理解【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初期阶段要使用各种参与性技术,目的是为了澄清问题,启发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提问技术主要包含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开放式提问就像问答题,提问没有预设的答案,会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封闭式提问就像选择题,带有预设的答案,以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或缩小讨论的范围。而对于“直接提问”和“间接提问”,一般指初诊接待时咨询师对求助者求助动机的了解。一般用间接提问的方式,如“你希望我能够为你提供哪些帮助”。而案例中“你有什么问题,咱们谈谈吧”是直接逼问。案例中“你能谈谈心情怎么了吗?什么让你烦躁”运用的是开放式提问。“这让你感到心烦,是吗?”运用的是封闭式提问。
【考察重点】在摄入性会谈中提问方式的运用【试题解析】一般在心理咨询的开始不应使用直接逼问的方式。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术的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影响性技术的内容表达和情感表达【试题解析】一般来说,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不论从主体来说还是从内容来说,反馈的都是求助者的内容和情感;而内容表达和情感表达反馈的主要是咨询师的内容和情感,咨询过程中,各项影响性技术都属于内容表达,建议和忠告也是内容表达的一种形式。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影响性技术的自我开放技术【试题解析】所谓自我开放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本案例中咨询师说“我想告诉你,我年轻时也曾考试紧张,所以,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运用的就是自我开放技术。
【考察重点】建立咨询关系中咨询态度的重要性【试题解析】建立咨询关系时,咨询师对求助者要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尊重”意味着无条件接纳;咨询师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理解与体验就是“共情”,共情在心理咨询各理论流派中有不同的称谓或译法,如共情、投情、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在咨询中认真、耐心、不厌其烦是“热情”的最好表达,在对求助者进行启发、引导、解释和训练时,咨询师更应表现出热情和耐心。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咨询师积极关注的咨询态度【试题解析】积极关注是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本案例中,咨询师简单的几句问话,并未体现对求助者的积极关注,故答案是C。
【考察重点】初诊接待的工作程序【试题解析】初诊接待的工作程序有做好准备工作、使用礼貌接待方式和语言、间接询问求助目的、明确表明态度、说明保密原则、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义务、确定咨询方式等,本题考察出诊接待应该做的事情,给出具体指导属于咨询中后期的内容,不属于初诊接待的内容,因此答案选AB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试题解析】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资料的搜集、资料的分析、综合评估、诊断、鉴别诊断、咨询方案的制定。在备选答案中,A和B是下一步最有可能进行的工作,故答案为AB。

更新时间:2021-11-28 09:53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一名学生因考试失利而躲在宿舍里不敢外出见人,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评定标准,该学生社会功能损害的评分为( )单选

  • A.l~2 分
  • B.2~3 分
  • C.3~4 分
  • D.6 分以上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修饰性反问是一种( )单选

  • A.无法验证的问题
  • B.正确的提问方式
  • C.不必回答的问题
  • D.开放式提问方式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适应压力的过程中,人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以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说明其处在“一般适应症候群”的( )。单选

  • A.警觉阶段
  • B.搏斗阶段
  • C.衰竭阶段
  • D.结束阶段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在职业活动中,属于“忌语”的是( )。

  • A.“有话快点说,我还忙着呢”
  • B.“下班了,你明天再来”
  • C.“这事儿我不知道”
  • D.“不是我负责的,你找别人去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

  • A.锥体细胞
  • B.双极细胞
  • C.杆体细胞
  • D.水平细胞
查看答案
多选题

青春期思维的特点主要包括( )。

  • A.能够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
  • B.能够进行辩证思维
  • C.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
  • D.认识到解决问题具有多种方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选用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因子分可以归为()。

  • A.2类
  • B.4类
  • C.4类
  • D.5类
查看答案
多选题

贯彻“忠诚、审慎、勤勉”的道德准则,要求做到( )。

  • A.按计划开展工作,不无故拖延工作
  • B.以最佳手段实现职责最佳的效果
  • C.坚持尊重客观,但激发主观尤其重要
  • D.忠诚于职责,有时候甚至意味着不听上级的话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伴随尖锐而持久心理冲突的抑郁发作最可能是( )。

  • A.抑郁神经症
  • B.焦虑性人格
  • C.轻度抑郁症
  • D.焦虑神经症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社会感染的特点不包括( )。

  • A.全面性
  • B.双向性
  • C.接受的迅速性
  • D.爆发性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