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案例三: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初三学生。案例介绍: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初三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述上课小动作多,玩手机,影响了学习成绩。现在要中考了,很着急,曾经努力去改正,没有明显效果。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主动来咨询,我很高兴。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吧!你现在每天上课大约有多长时间在玩手机?

求助者:(沉默)大约有二、三十分钟吧。

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变成什么样呢?

求助者:一分钟都不玩,我必须得改这个毛病了,不然中考就完蛋了。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上课不玩手机作为第一个目标。按照心理学的原理,改变行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阳性强化法,一种是厌恶疗法,你准备用哪种方法?

求助者:我不懂啊!您替选我一个吧。

心理咨询师:好吧,我们就用厌恶疗法吧。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玩手机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多次结合后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上课再玩手机时,就会恐惧,就不敢再玩了。具体步骤是:第一,明确目标行为,就是玩手机。第二,构建焦虑等级,明确你焦虑的程度。第三,选择并明确厌恶刺激的形式和刺激量。第四,把玩手机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如果你这样做了,一定能改掉毛病。我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以前有很多学生有这个毛病,我都帮助他们解决了。

求助者:我明白了,那您准备选用什么样的厌恶刺激呢?

心理咨询师:有电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等,咱们选用电刺激吧。

求助者:那好吧,不过不会对我有什么伤害吧?

心理咨询师:不会的,我给你轻微的刺激。实施厌恶疗法帮助求助者改变行为的前提条件是具有()。单选

  • A.咨询经验
  • B.相关资质
  • C.理论基础
  • D.使用条件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D
本题解析:

知识点:心理咨询技能/厌恶疗法

不具备使用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可采用厌恶疗法。

更新时间:2021-11-28 23:53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我国选用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因子分可以归为()。

  • A.2类
  • B.4类
  • C.4类
  • D.5类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在于(  )。

  • A.促进认知
  • B.实现自我价值
  • C.培养健全人格
  • D.增强体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不论从哪个方面人手归纳和解释资料,都应具备的先决条件是(  )。

  • A.保证资料可靠
  • B.遵守保密原则
  • C.注意第一印象
  • D.慎选谈话方式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属于()。

  • A.发生认识论的代表性理论
  • B.认知心理学的代表性理论
  • C.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 D.精神分析学的代表性理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只要分测验高于平均3分以上即认为该测验是强点,这是韦氏量表剖面图比较的(  )。

  • A.考夫曼标准
  • B.韦克斯勒标准
  • C.比内标准
  • D.推孟标准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心理测量,理解正确的包括( )。

  • A.直接测量人的大脑
  • B.测验的原始分数可直接解释结果
  • C.心理测量必须标准化
  • D.往往只对少数代表性的行为样本进行观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强迫观念属于( )。

  • A.思维内容障碍
  • B.意志行为障碍
  • C.思维形式障碍
  • D.感知综合障碍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多选题] 按照鲁宾的研究,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 A.亲密
  • B.依恋
  • C.服从
  • D.利他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单选题] 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出现在脑海中,个体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

的,并力图加以摆脱,这种症状属于(  )。

  • A.思维云集
  • B.强制性思维
  • C.强迫观念
  • D.思维插入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对倾听正确的理解包括( )。

  • A.积极地听
  • B.思考地听
  • C.认真地听
  • D.不允许参与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