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有一个独立核算生产汽车配件的事业部,因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经过董事会批准决定将其处置。2×20年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9月6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转让协议,将该事业部整体转让,初定转让价格为19 000万元。同时转让协议还约定,对于事业部以前年度购买的一项债券作为其他债权投资核算其转让价格以转让完成当日市场报价为准。假设该事业部满足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条件,但不符合终止经营的定义。该事业部在9月6日的相关科目余额(持有待售会计处理前)见表(单位:万元)。
事业部的相关科目余额
该处置组在划分为持有待售前的账面价值22 160万元(35 000-12 840),至9月6日,固定资产还应当计提折旧50万元,无形资产还应当计提摊销10万元,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均用于管理用途。9月6日,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降至3 600万元,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降至10 200万元。9月6日,该事业部的公允价值为19 000万元,甲公司预计为转让该事业部还需支付律师等咨询费共计700万元。假设甲公司不存在其他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2)9月30日,该事业部尚未完成转让,甲公司作为其他债权投资核算的债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上升至3 700万元。假设其他资产价值没有变化。乙公司在对事业部进行检查时发项某些资产轻微破损,甲公司同意修理,预计修理费用为50万元,甲公司还将律师和注册会计师咨询费预计金额调整至400万元。当日事业部处置组整体的公允价值为19 100万元。
要求:(1)根据资料(1),编制9月6日甲公司在将该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相关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1),编制9月6日甲公司将该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时相关会计分录,计算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时应计提的减值损失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根据资料(2),编制9月30日甲公司针对该处置组需编制的会计分录并计算处置组的账面价值。
(4)说明9月30日该事业部在甲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列示的项目和金额。
(1)根据资料(1),编制9月6日甲公司在将该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相关会计分录。
9月6日将该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应当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计量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①借:管理费用 60
贷:累计折旧 50
累计摊销 10
②借:其他综合收益 200(3 800-3 600)
贷:其他债权投资 200
③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账面价值(1 1000-300-150-50)-可收回金额10 200=3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00
(2)根据资料(1),编制9月6日甲公司将该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时相关会计分录,计算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时应计提的减值损失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①将该事业部处置组相关资产和负债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借:持有待售资产——库存商品 8 700
——其他债权投资 3 600(3 800-200)
——固定资产 10 200(可收回金额)
——无形资产 9 300(9 500-140-50-10)
——商誉 2 000
存货跌价准备 1 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50(150+300)
累计折旧 350(300+50)
累计摊销 150(140+1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0
贷: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1 000
库存商品 8 700
其他债权投资 3 600
固定资产 11 000
无形资产 9 500
商誉 2 000
借:应付账款 11 200
贷:持有待售负债——应付账款 11 200
②a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时账面价值=(8 700+3 600+10 200+9 300+2 000-1 000)-11 200=21 600(万元),
b持有待售处置组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21 600-(19 000-700)=3 300(万元)。
其中:
商誉应分摊减值损失=2 000(万元),
固定资产分摊减值损失=(3 300-2 000)×10 200/(10 200+9 300)=680(万元),
无形资产分摊减值损失=(3 300-2 000)×9 300/(10 200+9 300)=620(万元),
抵减减值损失后处置组账面价值=21 600-3 300=18 300(万元)。
持有待售资产的减值损失应当先抵减处置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2 000万元,剩余金额1 300万元再根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账面价值。其中:
抵减减值损失后“持有待售资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0 200-680=9 520(万元)
抵减减值损失后“持有待售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价值=9 300-620=8 680(万元)
③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3 300
贷: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商誉 2 000
——固定资产 680
——无形资产 620
(3)根据资料(2),编制9月30日甲公司针对该处置组需编制的会计分录并计算处置组的账面价值。
①计量其他债权投资
借:持有待售资产——其他债权投资 100(3 700-3 60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00
②该处置组的账面价值=18 300+其他债权投资确认的利得100=18 400(万元),
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为19 100-(50+400)=18 650(万元),
转回已经确认的持有持售资产减值损失金额=18 650-18 400=250(万元)。
处置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后续增加的,应当在原已确认的持有待售资产减值损失范围内转回,但已抵减的商誉账面价值2 000万元和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因此应当以1 300万元为限(固定资产摊减值损失680+无形资产摊减值损失620)。根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转回其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分摊的减值损失转回=250×9 520/(9 520+8 680)=130.77(万元),
无形资产分摊的减值损失转回=250×8 680/(9 520+8 680)=119.23(万元)。
借:持有待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 130.77
——无形资产 119.23
贷:资产减值损失 250
至此将处置组账面价值调整到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即18 650万元。
(4)说明9月30日该事业部在甲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列示的项目和金额。
甲公司在2×20年9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中应当分别以“持有待售资产”和“持有待售负债”列示29 850万元和11 200万元。由于处置组不符合终止经营定义,持有待售资产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应当在利润表中以持续经营损益列示。同时,企业应当在附注中进一步披露该持有待售处置组的相关信息。
以下控制活动中能够控制应付账款“完整性”认定错报风险的有( )。
甲公司是一家桥梁建筑公司。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在一季度签订了大量订单,并根据订单的要求,加大了水泥和钢材的采购量。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甲公司采用的方式为( )。
甲企业对于新入职的员工进行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培训,培训后,新员工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体现了战略变革的类型是( )。
下列关于集团审计中的重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2016年真题)下列各项程序中,通常用作风险评估程序的有( )。
从事能源工程建设的百川公司在并购M国一家已上市的同类企业后发现,后者因承建的项目未达到M国政府规定的环保标准而面临巨额赔偿的风险,股价一落千丈;上市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因对百川公司的管理措施不满而辞职。百川公司为挽救被并购企业的危局做出各种努力,均以失败告终。下列各项中,属于百川公司上述并购失败原因的有( )。
如果被审计单位要求注册会计师提供第二次意见,为了防范对职业道德的威胁,应采取的措施有( )。
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担任甲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项目合伙人,遇到下列事项:
(1)在实施风险评估时,A注册会计师发现甲公司管理层已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了初步评估,于是与管理层讨论了其拟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并询问管理层是否存在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
(2)A注册会计师在对持续经营假设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发现甲公司管理层缺乏详细的分析以支持其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估,于是提请管理层进行调整。
(3)甲公司大部分采购和销售交易为关联方交易,管理层在2017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价格公允。由于缺乏公开市场数据,A注册会计师无法对该披露做出评估。鉴于关联方交易对甲公司的经营活动至关重要,A注册会计师拟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提请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附注中披露的关联方交易价格的公允性。
(4)就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A注册会计师向甲公司管理层询问了下列事项:①关联方的名称和特征,包括关联方自上期以来发生的变化;②被审计单位和关联方之间关系的性质。
(5)A注册会计师在实施了审计程序后认为甲公司持续经营假设适当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甲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中对此未作充分披露,A注册会计师拟在审计报告中增加以“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为标题的单独段落。
(1)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5)项,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015年真题)ABC 会计师事务所的 A注册会计师担任多家被审计单位 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项目合伙人,遇到下列导致出具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事项:
( 1)甲公司 2014年初开始使用新的 ERP系统,因系统缺陷导致 2014年度成本核算混乱,审计项目组无法对营业成本,存货等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 2) 2014年,因采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乙公司对以前年度投资形成的部分长期股权投资改按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了大额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未对比较数据进行追溯调整。
( 3)因丙公司严重亏损,董事会拟于 2015年对其进行清算。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了 2014年度财务报表,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了清算计划。
( 4)丁公司是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中运用大量复杂金融工具。因风险管理负责人离职,人事部暂未招聘到合适的人员,管理层未能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
( 5)戊公司 2013年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管理层将一项应当在 2014年度确认的大额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作为前期差错,重述了比较数据。
要求:
针对上述第( 1)至第( 5)项,逐项指出 A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何种类型的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并简要说明理由。
(2011年真题)在向甲公司管理层解释审计的固有限制时,下列有关审计固有限制的说法中, A注册会计师认为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