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3岁。近一年来出现性情急躁、容易激动、失眠、两手颤动。1周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率110次/分,血压120/70mmHg。
1.术前准备为了避免甲亢病人在基础代谢率高亢的情况下进行手术的危险,术前应采取充分而完善的准备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①一般准备: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可适当应用镇静和安眠药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情。心率过快者,可口服利舍平或普萘洛尔。发生心力衰竭者,应予以洋地黄制剂。②药物准备: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可先用硫脲类药物,待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后,即改服2周碘剂,再进行手术。单用碘剂适于合症状不重,以及继发性甲亢和高功能腺瘤病人。对于常规应用碘剂或合并应用硫氧嘧啶类药物不能耐受或无效者,有主张单用普萘洛尔或与碘剂合用作术前准备。但术前不用阿托品,以免引起心动过速。
2.由于硫脲类药物能使甲状腺肿大和动脉性充血,手术时极易发生出血,增加了手术的困难和危险,因此,服用硫脲类药物后必须加用碘剂2周待甲状腺缩小变硬,血管数减少后手术。此外,此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心率及血压的变化。
3.手术后近期出现呼吸困难,如还有颈部肿胀,切口渗出鲜血时,多为切口内出血所引起。发现上述情况时,必须立即行床旁抢救,及时剪开缝线,敞开切口,迅速除去血肿;如此时病人呼吸仍无改善,则应立即施行气管插管;情况好转后,再送手术室作进一步的检查、止血和其他处理。因此,术后应常规地在病人床旁放置无菌的气管插管和手套,以备急用。
患者,女,55岁,因右下唇反复糜烂疼痛3年入院。检查:下唇右侧中外1/3处见一约1.5cm×2.0cm菜花状外生突出肿块,硬度中等,位于唇红部并浸润到皮肤,边缘外翻不平,病损表面有血痂。既往患者吸烟30年。
患者,女,55岁,因右下唇反复糜烂疼痛3年入院。检查:下唇右侧中外1/3处见一约1.5cm×2.0cm菜花状外生突出肿块,硬度中等,位于唇红部并浸润到皮肤,边缘外翻不平,病损表面有血痂。既往患者吸烟30年。
患者,女,55岁,因右下唇反复糜烂疼痛3年入院。检查:下唇右侧中外1/3处见一约1.5cm×2.0cm菜花状外生突出肿块,硬度中等,位于唇红部并浸润到皮肤,边缘外翻不平,病损表面有血痂。既往患者吸烟30年。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女,2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缺损半年,牙冠变色,已行根管治疗,无临床症状,患者咬合关系正常。
患者,女,2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缺损半年,牙冠变色,已行根管治疗,无临床症状,患者咬合关系正常。
患者,女,2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缺损半年,牙冠变色,已行根管治疗,无临床症状,患者咬合关系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