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0岁,颈部肿物30年,颈部压迫感、胸闷1个月,肿物隆起皮肤表面,质地韧,表面光滑。
1.对于该患者颈部肿物的体检应注意:明确肿物的质地、大小、活动度、是否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及肿物的边界是否清晰。这对于判断肿物的良恶性及下一步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颈部体检无法明确肿物有无包膜。比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多质地韧,表面尚光滑,边界清晰,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但应注意甲状腺下极是否能够清晰触及,是否有胸骨后甲状腺肿可能。甲状腺癌多数质地硬,边界欠清晰,表面不光滑,若侵袭周围组织,则肿物固定,活动度较差。
2.患者初步考虑为单纯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随后的检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①进一步明确诊断;②判断手术的风险,制订合理的治疗原则;③评估患者能否承受手术。颈部X线对于观察甲状腺帮助不大,但可以用来观察气管是否受压移位、甲状腺区是否有钙化斑和气管是否有软化。常规检查方法有颈部的正、侧位片,如怀疑胸腔内甲状腺肿,应检查胸部正、侧位片。纤维喉镜检查明确喉返神经是否受压或侵袭,观察声带运动情况。患者为老年人,有必要评估患者的心脏、肝脏、肾脏是否能够耐受手术。
3.甲状腺次全切术后的呼吸困难可以由血肿压迫、喉头水肿、双侧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造成。其中前三者多于术后24小时内发生。本患者的窒息伴发肌肉痉挛可用甲状旁腺损伤所致低钙血症解释,可静注10%氯化钙以解痉。故选D。
4.甲状旁腺损伤导致PTH分泌减少,从而血清钙降低,血清磷升高。
5.人体有两对甲状旁腺,通常埋在甲状腺两侧叶背面。故选E。
患者,女,55岁,因右下唇反复糜烂疼痛3年入院。检查:下唇右侧中外1/3处见一约1.5cm×2.0cm菜花状外生突出肿块,硬度中等,位于唇红部并浸润到皮肤,边缘外翻不平,病损表面有血痂。既往患者吸烟30年。
患者,女,55岁,因右下唇反复糜烂疼痛3年入院。检查:下唇右侧中外1/3处见一约1.5cm×2.0cm菜花状外生突出肿块,硬度中等,位于唇红部并浸润到皮肤,边缘外翻不平,病损表面有血痂。既往患者吸烟30年。
患者,女,55岁,因右下唇反复糜烂疼痛3年入院。检查:下唇右侧中外1/3处见一约1.5cm×2.0cm菜花状外生突出肿块,硬度中等,位于唇红部并浸润到皮肤,边缘外翻不平,病损表面有血痂。既往患者吸烟30年。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女,2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缺损半年,牙冠变色,已行根管治疗,无临床症状,患者咬合关系正常。
患者,女,2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缺损半年,牙冠变色,已行根管治疗,无临床症状,患者咬合关系正常。
患者,女,2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缺损半年,牙冠变色,已行根管治疗,无临床症状,患者咬合关系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