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0岁。反复上腹隐痛、腹胀5年,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并向右肩背部放射。1天前,于进食后突发上腹痛,疼痛较以前加重,呈持续性,同时伴有寒战高热。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10年。查体:体温39℃,脉搏110次/分,血压95/60mmHg,呼吸20次/分。神志尚清,表情淡漠,急性痛苦面容。巩膜与皮肤黄染,双瞳孔等圆等大,光反射敏感。右上腹压痛阳性,腹膜刺激征阳性。肝右肋下2cm可扪及。
1.患者反复上腹隐痛、腹胀,并向右肩背部放射,系慢性胆囊炎的表现,90%以上的病人伴胆囊结石。但需与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鉴别。胆囊结石可能排入胆管导致胆汁淤滞,引起胆道感染,进而出现畏寒、发热和黄疸。胆道感染是肝脓肿的病因之一,体检发现肝右肋下2cm,提示肝体积增大,因此有必要排除细菌性肝脓肿的可能性。
2.血常规可明确感染的情况,指导抗感染治疗。肝功能可判断梗阻的程度及肝脏的损害情况。腹部B超简单无创,对胆囊结石确诊率高,并可显示胆管扩张范围和程度,可判断梗阻部位及发现蛔虫、结石等。MRCP或腹部CT能清楚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的程度,以及胆道病变的位置。
3.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胆囊多发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影,临床表现有Charcot三联症,因此该患者可进一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4.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为“解除梗阻、通畅引流、取尽结石”,因此,通过积极抗感染、抗休克等术前准备后,应及时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
患者,女,55岁,因右下唇反复糜烂疼痛3年入院。检查:下唇右侧中外1/3处见一约1.5cm×2.0cm菜花状外生突出肿块,硬度中等,位于唇红部并浸润到皮肤,边缘外翻不平,病损表面有血痂。既往患者吸烟30年。
患者,女,55岁,因右下唇反复糜烂疼痛3年入院。检查:下唇右侧中外1/3处见一约1.5cm×2.0cm菜花状外生突出肿块,硬度中等,位于唇红部并浸润到皮肤,边缘外翻不平,病损表面有血痂。既往患者吸烟30年。
患者,女,55岁,因右下唇反复糜烂疼痛3年入院。检查:下唇右侧中外1/3处见一约1.5cm×2.0cm菜花状外生突出肿块,硬度中等,位于唇红部并浸润到皮肤,边缘外翻不平,病损表面有血痂。既往患者吸烟30年。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女,2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缺损半年,牙冠变色,已行根管治疗,无临床症状,患者咬合关系正常。
患者,女,2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缺损半年,牙冠变色,已行根管治疗,无临床症状,患者咬合关系正常。
患者,女,2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缺损半年,牙冠变色,已行根管治疗,无临床症状,患者咬合关系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