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6岁,4天前出现发热,伴腹胀、腹痛,为明确诊治来我院。肝硬化病史5年。
1.发热伴腹胀、腹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呼吸系统疾病、上消化道、下消化道、肝胆系统、泌尿系统、胰腺疾病引起。发热和腹痛特点,及出现的顺序对诊断有一定意义。如先有发热,由呼吸道感染、胃肠炎、胃肠感冒、原发性腹膜炎等疾病引起腹痛可能性大;如先有腹痛,由腹腔内脏器炎性改变引起的腹痛可能性大。此外,既往病史,腹痛的部位、伴随症状对于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2.患者酒精性肝硬化病史5年,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腹痛,伴腹膜炎体征,患者先有发热,后有腹痛,且腹腔内未发现原发感染灶,因此考虑原发性腹膜炎的可能性较大。
3.①血常规检查可判断感染的类型、程度,有无血液系统疾病等。②血生化检查可判断患者的肝功能储备和代偿情况,肾功能的代偿情况,有无离子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③腹立位平片可以用来诊断空腔脏器穿孔,泌尿系结石,不同部位的肠梗阻等引起的继发性腹膜炎,可作为原发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依据。④腹部彩超对人体组织无任何不良影响,无创简捷,可用于寻找继发性腹膜炎的原发病灶,包括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实质脏器破裂、肠扭转、卵巢囊肿蒂扭转等。还可以用来判断腹水的量和部位。
4.虽然经过初步检查未能发现腹腔内的原发感染病灶,但还需要通过腹水的性状和检查排除胃肠道穿孔、结核或肿瘤等情况,腹腔穿刺液混浊,无臭味,镜检有大量白细胞,涂片革兰染色发现阳性球菌,为原发性腹膜炎渗出液的特点。腹腔穿刺腹水培养为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革兰阳性菌则基本可肯定是原发性腹膜炎。穿刺液混浊或是脓性,有臭味,涂片有大量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应进一步排除继发性腹膜炎。
患者,女,55岁,因右下唇反复糜烂疼痛3年入院。检查:下唇右侧中外1/3处见一约1.5cm×2.0cm菜花状外生突出肿块,硬度中等,位于唇红部并浸润到皮肤,边缘外翻不平,病损表面有血痂。既往患者吸烟30年。
患者,女,55岁,因右下唇反复糜烂疼痛3年入院。检查:下唇右侧中外1/3处见一约1.5cm×2.0cm菜花状外生突出肿块,硬度中等,位于唇红部并浸润到皮肤,边缘外翻不平,病损表面有血痂。既往患者吸烟30年。
患者,女,55岁,因右下唇反复糜烂疼痛3年入院。检查:下唇右侧中外1/3处见一约1.5cm×2.0cm菜花状外生突出肿块,硬度中等,位于唇红部并浸润到皮肤,边缘外翻不平,病损表面有血痂。既往患者吸烟30年。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女,2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缺损半年,牙冠变色,已行根管治疗,无临床症状,患者咬合关系正常。
患者,女,2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缺损半年,牙冠变色,已行根管治疗,无临床症状,患者咬合关系正常。
患者,女,2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缺损半年,牙冠变色,已行根管治疗,无临床症状,患者咬合关系正常。